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徐华(遂宁职校徐华)

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徐华(遂宁职校徐华)

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徐华作为该校教育教学领域的核心人物,其专业素养、管理实践与创新成果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通过梳理其职业履历、教学成果及社会影响力,可发现徐华在职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贡献。其主导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以及区域产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建设路径,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竞争力,更推动了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资源的深度对接。在多次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中,徐华团队屡获殊荣,其主持的省级课题研究成果已转化为多门核心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

遂	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徐华

一、个人背景与职务历程

徐华自2008年进入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以来,历经多个岗位锻炼,逐步成长为学校管理与教学的双重核心人物。其职务变迁与专业领域深耕紧密相关,具体如下表所示:

时间阶段 职务变动 核心职责
2008-2012年 机电工程系专业课教师 负责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及实训指导
2013-2015年 教务处副处长 统筹教学计划制定与质量监控体系搭建
2016-2019年 校长助理(分管产教融合) 推进企业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订单班运营
2020年至今 副校长(教学科研) 主导“三教”改革与省级双优建设

二、教学成果与课程创新

徐华在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法革新方面成效显著,其主导开发的《智能制造单元集成应用》课程被纳入省级精品课程库。以下对比其代表性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课程维度 传统模式 徐华创新方案
教学载体 单一设备操作演示 全流程虚拟仿真平台+实物实操
评价方式 理论考试+技能抽测 项目完成度+企业导师评分
企业参与度 偶尔技术指导 联合开发课程标准与教材

三、科研项目与社会服务

徐华近五年牵头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累计获得省市级立项9项,其中《成渝双城经济圈制造业技能人才需求图谱研究》直接服务区域产业规划。其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如下:

项目名称 立项级别 成果转化形式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纳入全省职教系统考核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重庆市职教改革专项 开放共享至云平台供全国同类院校使用
县域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训模式探索 遂宁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 形成标准化培训手册并在3个区县推广

四、荣誉体系与行业认可

徐华个人及团队获得的荣誉层级覆盖校、市、省三级,尤其在教学竞赛与技术创新领域表现突出:

荣誉类别 获奖时间 授予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 2021年 教育部
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2020年 四川省教育厅
遂宁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19年 遂宁市政府

五、产教融合实践路径

徐华推动的“四维联动”产教融合机制(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行业指导)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实施案例包括:

  • 订单培养:与射洪锂电产业园联合开设“新能源材料班”,实现招生即招工
  • 实训基地共建:引入京东物流设备建立智慧仓储实训中心

针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短板,徐华构建了分层培育体系,实施效果通过以下指标对比显现:

指标项 改革前(2018) 改革后(2023)
企业实践教师占比 28% 65%
3人/年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徐华主导的改革仍面临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结合国家职教改革实施方案,徐华提出“三维突破”发展路径:

总的来说呢,徐华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其探索路径既体现了对职业教育本质规律的深刻把握,又展现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从微观课程改革到宏观战略布局,其工作脉络始终贯穿着“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为同类职业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然而,在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同步,仍是需要持续破解的课题。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