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石棉县职业高级中学(石棉职高)

四川省石棉县职业高级中学(石棉职高)

四川省石棉县职业高级中学是雅安市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川西交通枢纽和民族地区经济走廊的核心位置。学校以“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紧密围绕石棉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构建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为主的专业集群。现有在校生2300余人,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形成“升学有路径、就业有优势”的办学特色。通过“校中厂+订单班”模式,与攀钢集团、蜀电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本地就业留存率超60%,成为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储备基地。

四	川省石棉县职业高级中学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分析

专业类别代表专业对应本地产业2023年招生占比
先进制造业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水电设备制造、新材料加工38%
现代农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畜牧兽医黄果柑种植、生态养殖24%
服务业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孟获城景区、农产品电商30%

学校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成效显著,2023年新增新能源装备运维专业,淘汰传统建筑类专业,与县经开区主导产业匹配度提升至92%。

二、师资结构对比分析

指标本校数据全省中职均值差异值
师生比1:161:22+6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28%15%+13%
双师型教师占比65%48%+17%

通过“高校定向培养+企业技师兼职”模式,组建由2名正高级讲师领衔的教学团队,近3年完成教师企业实践累计1200学时。

三、教学设施建设水平

项目面积(㎡)设备价值(万元)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28001600哈工大机器人集团
现代农业实训园1500850四川农科院
旅游虚拟仿真室320280携程文旅

实训设备总值达3700万元,生均设备值1.6万元,超过四川省中职学校平均水平40%。

四、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 实施“双主体”育人项目12个,包括与华翔汽车的“厂中校”项目
  • 开发企业定制课程34门,如蜀电公司《水电站运维实务》
  •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聘请非遗传承人2名
  • 近三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420人,占就业学生的68%

2023年校企联合研发技术改造项目2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五、学生发展质量对比

指标2021届2022届2023届
对口升学率72%76%81%
本地就业率58%63%67%
平均起薪(元)320035003800

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提升工程,本科上线人数三年增长120%,技术复杂岗位就业比例提升至45%。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培训规模突破5000人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水电技能提升等项目。建成“雅安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开发《牦牛绒纺织技术》等特色培训包6个。

  • 承接东西部协作项目,为彝区9+3学生提供定制化培养
  • 与县总工会共建“工匠学校”,年开展职工技能竞赛4次
  • 开发乡村振兴在线课程资源库,覆盖农业技术类课程23门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投入800万元建成智慧校园系统,包含:

  • 教学诊断改进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动态监测
  •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电工电子等6个专业群
  • 数字资源库建设,校本课件总量达1200GB
  • 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在智能制造专业试点运行

2023年数字化教学覆盖率达75%,较2020年提升40个百分点。

八、办学效益综合评估

评价维度指标表现区域贡献度
人才培养年输送技术人才800+填补县域急需岗位65%
经济带动校企合作创收300万+促进产业链增值1.2亿
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传承项目3个保护地方文化资产
生态服务环保技术培训2000+人次助力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学校形成“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职教发展模式,成为川西地区职业教育改革样板校。

通过多维度的办学实践,四川省石棉县职业高级中学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耦合。其“立足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实训”的发展理念,有效破解了县域职教“空心化”难题。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校正着力打造“民族地区职教创新发展示范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数字赋能,持续为民族地区产业升级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展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