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建筑学校职高作为西南地区建筑类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以培养建筑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学校依托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行业背景,构建了以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建筑装饰等为主的特色专业体系,形成“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5%,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中位居前列。
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超4000人,专职教师18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校内建有建筑构造实训中心、BIM技术应用实验室等12个专业化实训场所,与中建西部建设、华西集团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3个。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累计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47项,形成“理论扎实、技能突出”的人才培养特色。
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率先推行“三阶递进”课程体系:一年级夯实基础技能,二年级强化专业核心能力,三年级开展岗位实战训练。同时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价机制,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92%,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1%,逐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指标 | 数值 |
---|---|
建校时间 | 1985年 |
主管部门 |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办学性质 | 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
重点专业 |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建筑装饰 |
校企合作单位 | 中建西部建设、华西集团等23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建筑+X”专业集群,涵盖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装饰设计三大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构造与识图》《工程测量》《BIM建模》等,实训课程占比达55%。通过“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将1+X证书考核标准融入教学,学生可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等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方向 | 核心课程 | 实训占比 | 对应职业证书 |
---|---|---|---|
建筑工程 | 混凝土施工/脚手架搭设/地基处理 | 60% | 土建施工员/安全员 |
工程造价 | 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实务 | 50% | 造价员/资料员 |
建筑装饰 | 3DMAX/施工图深化设计 | 55% | 室内设计员/CAD绘图员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2个月企业实践。现有高级职称教师38人,注册一级建造师12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学资源方面,开发校本教材17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门,数字资源库覆盖80%专业课程。
类别 | 数量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180人 | 100% |
双师型教师 | 117人 | 65% |
企业兼职教师 | 45人 | 25% |
高级职称教师 | 38人 | 21%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投入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包含装配式建筑实训馆、智能建造研发中心等。配备全站仪、无人机测绘设备等先进仪器200余台,BIM软件授权500个点位。与广联达科技共建“数字造价”实训室,实现从手工算量到BIM计量的全流程教学。
设施类型 | 数量 | 设备价值 |
---|---|---|
校内实训基地 | 12个 | 3800万元 |
装配式实训馆 | 1个 | 800万元 |
校企合作基地 | 23个 | 企业投入1.5亿 |
五、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学校建立“就业跟踪-反馈改进”闭环机制,近三届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月薪4820元,专业对口率85.3%。通过“订单班”培养模式,为中铁八局等企业定向输送技术骨干260余人。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毕业生创办装饰公司、建材门店等实体达47家。
年度 | 就业率 | 对口率 | 平均起薪 |
---|---|---|---|
2021 | 98.2% | 84.5% | 4680元 |
2022 | 98.7% | 86.2% | 4750元 |
2023 | 99.1% | 85.3% | 4820元 |
六、学生管理与素质培养
学校推行“7S”管理模式(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建立“德育学分银行”制度。设立建筑文化社、测量协会等12个专业社团,年均开展技能竞赛30余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5人,构建“三级预警”心理干预体系。
项目 | 实施情况 |
---|---|
7S管理覆盖 | 全校宿舍、实训场所 |
技能竞赛参与率 | 92%学生 |
奖学金覆盖率 | 38%在校生 |
七、校园文化与品牌建设
学校打造“筑梦”文化品牌,每年举办“四节”(技能文化节、鲁班文化节、科技创新节、体育艺术节)。其中“鲁班文化节”包含传统斗拱制作、古建筑测绘等特色活动,获评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典型案例。校史馆收藏川渝地区古建筑构件200余件,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育人环境。
八、社会评价与发展挑战
根据第三方评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达91.5%,特别是在施工规范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评价突出。但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学校在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师资储备不足,数字化转型速度有待加快。未来需深化与头部企业联合研发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提升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能力。
四川建筑学校职高通过四十年积淀,已形成鲜明的建筑类专业特色和产教融合优势。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学校正着力破解传统技能与智能技术衔接难题,其“立足行业、深耕技能”的办学路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也为全国建筑类职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