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广安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位于四川省广安市,依托区域产业优势,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学校创办于1996年,历经多次整合与升级,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入选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校园占地总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汽车工程等六大专业群,涵盖中高职衔接专业28个。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本地就业占比达70%,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4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超1.2亿元,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实训中心等省级标准化实训基地4个。与比亚迪、京东物流等企业共建订单班12个,年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2000人。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四川省广安职业技术学校立足川东,辐射成渝,以“服务产业、特色发展”为办学理念,形成三大核心优势:一是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高度匹配,重点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二是深度产教融合机制,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5项。
指标 | 广安职校 | 四川中职平均 | 全国中职平均 |
---|---|---|---|
占地面积(亩) | 300 | 180 | 150 |
校企合作企业数 | 56 | 32 | 28 |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 70% | 55% | 48% |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适配度
学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重点专业群与广安市“3+3”产业集群(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轻纺服饰)深度对接。例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实训模块,适应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电子商务专业增设直播电商方向,服务本地农产品上行。
专业群 | 核心专业 | 对接产业 |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 |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 | 高端装备制造业 | 2800 |
信息技术 | 云计算、物联网 | 数字经济产业 | 1500 |
现代服务 | 智慧养老、幼儿保育 | 康养产业 | 800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双师培育”计划,通过企业实践、技能竞赛、国内外培训等多渠道提升教师能力。现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86人。教师团队近五年完成市级以上教改课题14项,开发校本教材22本。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专项能力 |
---|---|---|---|
正高级职称 | 32 | 13.3% | 专业建设带头人 |
双师型教师 | 144 | 60% | 企业实践超6个月/年 |
硕士以上学历 | 58 | 24.2% | 课程开发主力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体系
学校构建“三级递进”实训体系:基础技能实训(校内实训室)→专项技能训练(校企合作基地)→综合岗位实践(企业顶岗)。投入1.2亿元建成智能制造、汽车维修等4个省级标准化实训基地,设备总数达3600台套,工位充足率达1:1.5。
五、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学校建立“跟踪-反馈-改进”就业服务体系,与比亚迪、成都京东方等企业建立稳定用人关系。2023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2%,平均起薪4500元/月,高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工作3年内晋升班组长及以上岗位比例达35%。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探索“四共”合作机制:共订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组教学团队、共评培养质量。与广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车订单班”,实现“入学即入职”;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ICT课程体系,培养网络工程师。
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构建“德技并修”育人体系,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组建机器人社团、创客空间等32个学生社团,年均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活动60余项。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四川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
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广安市产业园区提供技术攻关服务20余项。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联盟,与重庆永川职教中心等12所院校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通过多维度分析可见,四川省广安职业技术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发挥龙头作用,其“产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特色成效显著。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转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