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巴中渔溪职业中学与恩阳职业中学(巴中渔恩职中)

巴中渔溪职业中学与恩阳职业中学(巴中渔恩职中)

巴中渔溪职业中学与恩阳职业中学均为四川省巴中市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办学主体,二者在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特色上形成差异化布局。渔溪职中依托毗邻平昌县的区位优势,聚焦农业技术、旅游服务等地方特色产业需求,形成“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的办学特色;恩阳职中则立足恩阳新区城市发展定位,重点打造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专业群,凸显“校企合作+城市服务”的办学方向。两校在生源结构、师资配置及硬件投入上均体现不同战略侧重,例如渔溪职中近3年累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5000人次,而恩阳职中与巴中经开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达12个。

巴	中渔溪职业中学与恩阳职业中学

一、地理位置与办学定位对比

对比维度巴中渔溪职业中学恩阳职业中学
行政归属平昌县教育局主管巴中市恩阳区教育局直管
地理坐标川东北丘陵地带,距平昌县城18公里恩阳新城核心区,毗邻巴中机场
辐射半径覆盖平昌南部6镇12乡服务恩阳城区及周边9镇
核心定位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现代服务业人才输出中心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差异

专业类别渔溪职中重点专业恩阳职中特色专业
现代农业类畜牧兽医、农产品电商、园林技术都市农业、智慧农装技术
信息技术类农村信息化管理大数据应用、物联网维护
服务类乡村旅游、老年护理航空物流、轨道交通服务
制造业类农机维修智能装备运维、新能源汽车

渔溪职中构建“基础+专项”课程模块,开设秦巴山区特色种植等校本课程;恩阳职中推行“双元制”培养,引入德国智能制造标准课程包,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比较

指标类型渔溪职中恩阳职中
专任教师总数128人(师生比1:15)165人(师生比1:12)
高级职称占比28%35%
双师型教师52人(占40%)86人(占52%)
实训设备价值3200万元(含现代农业示范基地)4500万元(含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恩阳职中通过“校企人才双聘计划”引进企业工程师27名,而渔溪职中依托“乡村振兴名师工作室”培育本土化教学团队,近3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建设。

四、学生规模与升学就业分析

统计项目渔溪职中恩阳职中
在校生总量2860人(含非全日制学员)3520人(全日制占比92%)
年度毕业生去向直接就业42%、高职单招35%、创业15%对口就业58%、专升本22%、入伍10%
合作企业数量86家(含32家农业合作社)124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5家)
初次就业起薪3200-4500元/月4000-5500元/月

渔溪职中毕业生多流向川东北地区基层单位,恩阳职中学生则集中在成渝经济圈就业。两校均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但渔溪职中侧重返乡创业指导,恩阳职中强化技能认证辅导。

五、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建设项目渔溪职中恩阳职中
校园面积120亩(含80亩实训农场)180亩(含智能制造实训大楼)
数字化教室36间(含8间农业远程教室)62间(含24间虚拟仿真实训室)
图书资源纸质6.8万册+电子资源2.1TB纸质8.2万册+电子资源5.6TB
网络架构千兆到校+无线网络全覆盖万兆主干+物联网感知系统

恩阳职中建成巴中市首个5G+智慧校园,而渔溪职中创新开发“秦巴农耕文化数字馆”,实现地域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传承。

六、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

服务类型渔溪职中成效恩阳职中成果
职业培训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次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5000+人次
技术帮扶建立6个乡村振兴服务站参与12项企业技改项目
国际合作与泰国清迈职教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承接德国IHK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集团化办学牵头成立秦巴农业职教联盟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产教联合体

两校均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但渔溪职中更注重县域经济支撑能力建设,恩阳职中则着力打造成渝产业转移人才承接基地

七、办学经费与政策支持

资金来源渔溪职中(2023年)恩阳职中(2023年)
财政拨款2800万元(含专项债1200万)3500万元(含产教融合基金800万)
社会捐赠320万元(涉农企业定向捐赠)580万元(行业协会设备资助)
学费收入980万元(非全日制占比45%)1360万元(全日制学费标准)
专项补助中央改善办学条件资金680万省级示范校建设奖补920万

恩阳职中作为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获得更多政策倾斜,渔溪职中则通过“东西部协作帮扶项目”获得浙江职业院校的资源支持。

八、质量监控与特色创新

评估指标渔溪职中实践恩阳职中探索
教学质量监测建立“田间课堂”评价体系实施企业岗位胜任力考核
德育模式创新“耕读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现代工匠精神”养成工程
教学成果奖项获省级教研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特色项目认定农业农村部授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教育部认定“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渔溪职中开创“季节轮岗实习制”,将农业生产周期与教学安排深度融合;恩阳职中试点“学分银行”制度,实现技能等级与课程学分的互通转换。

发展建议与展望:两校应强化错位发展策略,渔溪职中可深化“教育+农业”生态链建设,打造西部乡村振兴职教样板;恩阳职中需加快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建设智能制造人才高地。建议建立跨区域专业集群共享机制,联合开发“巴山工匠”认证体系,共同提升川东北职业教育整体竞争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