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三台职业技术学校赵娜(三台职校赵娜)

三台职业技术学校赵娜(三台职校赵娜)

赵娜作为三台职业技术学校的核心骨干教师,在职业教育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她以“产教融合、技能为本”为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体系重构、实训模式优化和校企合作深化,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主导的“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占比调整为3:7,使学生岗位适应周期缩短40%。在近5年教学中,所带班级技能证书考取率达98%,企业满意度超95%,形成“教学-实训-就业”闭环生态。

三	台职业技术学校赵娜

赵娜特别注重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技术融合,开发“蜀绣数字化设计”等特色课程,推动传统工艺与3D建模技术结合,实现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的双重突破。其主持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企业轮岗、横向课题研发等方式,使团队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从15%提升至42%,打造了一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

在社会服务层面,她牵头建立“校-镇-村”三级培训网络,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电商运营、农机维修等定制课程,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带动区域经济增收逾千万元。其主导的“智能农机产学研基地”项目,整合企业设备资源价值超2000万元,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环境,同时服务周边农户机械化作业需求。

赵娜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立德树人”与“服务发展”的职教双重使命,其创新成果不仅重塑了学校的教学范式,更通过标准化课程输出、师资共享等方式,对区域内职业院校产生辐射效应,形成可复制的职教改革样板。

一、教学成果与技能传承创新

赵娜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分层递进式”技能培养体系,将课程分为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应用三个层级。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库(含56个典型任务),学生实操能力显著提升。

维度传统教学模式赵娜改革后模式
理论实践课时比6:43:7
双证获取率82%98%
企业用人反馈优秀率75%93%

在非遗技艺传承方面,其开发的“蜀绣+数字化”课程包,将传统针法与矢量图形设计结合,学生作品溢价率提升300%。2021-2023年累计孵化非遗创业项目17个,获省级文创奖项9项。

二、课程体系与教材开发

赵娜牵头构建“平台+模块+方向”课程架构,开发《智能装备维护》《现代农业技术》等8门校本教材,其中3部入选“十四五”规划教材遴选库。

核心指标省级标准校本教材实测值
技能点覆盖率85%96%
企业案例更新频率年度季度
学生教材满意度78%94%

其主编的《农机故障诊断手册》创新采用AR技术,扫描零部件即可查看三维维修演示,被6所兄弟院校采纳使用,配套数字资源访问量突破10万次。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赵娜带领团队实现“三证”(教师资格证、职业技能证、企业实践证)全覆盖。2019-2023年团队纵向对比数据如下:

年份高级职称占比企业实践时长横向课题经费
201915%45天/年80万元
202342%90天/年260万元

团队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形成“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四、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

赵娜主导设计的“四中心六车间”实训体系,设备总值从2018年的800万元增至2023年的2300万元,其中智能农机、无人机测绘等前沿设备占比达45%。

实训类型设备数量年服务人次商业产值
基础实训260台1800人-
生产性实训85台600人320万元
创新创业42台240人150万元

基地与12家企业签订设备共享协议,开发“农机维修”“农产品检测”等对外技术服务项目,年均创造经济效益280万元。

五、学生发展与社会影响

近三届毕业生数据显示,赵娜所育学生初次就业对口率达89%,平均起薪较区域标准高23%。2023年第三方评估显示:

评估维度全省中职均值赵娜团队学生
雇主满意度81%93%
晋升骨干员工时间18个月10个月
创新创业率6%17%

其指导的学生团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斩获3金5银,其中“智能农机操作”项目实现四川省在该赛项零的突破。

六、产教融合机制创新

赵娜构建“双向嵌入”产教融合模式:引企入校设立“大师工作室”3个,派师入企建立“企业教研室”2个,形成“设备共用、人才共育”长效机制。

  • XX农机公司共建生产线,年培养学生400人次
  • 联合XX电商平台开发直播营销课程,孵化网红学员23名
  • XX农业合作社定制无人机施药方案,年服务农田12万亩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赵娜主持市级以上课题7项,其中《乡村振兴背景下职教集团赋能路径研究》被省教育厅采纳推广。技术服务项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800万元:

服务类型项目数技术到款额受益主体
企业技改12项460万元机械制造企业
农业咨询9项220万元种植合作社
政府培训16项180万元人社局/乡村振兴局

八、国际化教育探索

赵娜率先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试点,开发《农机跨国维护》《川菜烹饪标准化》等英文课程,累计为泰国、老挝等国培训学员132人。与海外院校共建的“云实训平台”实现:

  • 跨国教研活动年均15次
  • 联合开发课程标准8项
  • 境外合作院校生源增长率达40%

通过系统化改革实践,赵娜将三台职业技术学校打造成“西部职教改革标杆”,其经验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核心期刊专题报道。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跨区域协同育人等方面持续突破,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三台样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