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自贡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自贡旅游职校)

自贡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自贡旅游职校)

自贡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内聚焦文旅产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职业院校,其办学特色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学校依托自贡“恐龙之乡”“盐都”“灯城”的独特资源禀赋,构建了以旅游管理、烹饪工艺、艺术设计为核心的专业体系,同时深度融入川菜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办学过程中,该校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强化实践能力,与华侨城、蜀大侠火锅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并牵头成立川南文旅职教联盟,形成区域性产教融合生态。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7%,其中42%进入文旅产业链核心岗位,成为推动自贡从“工业城市”向“文旅名城”转型的重要人才供给基地。

自	贡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2年成立的自贡市饮食服务技工学校,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专,正式更名为现名。作为川南地区唯一以“旅游”冠名的中职学校,其发展始终围绕“服务文旅产业升级”主线,2016年挂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菜)传承基地”,2020年入选“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当前办学定位明确为“区域性文旅人才孵化中心”,重点培养餐饮服务、导游讲解、会展策划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82-2007技工学校时期,开设烹饪、宾馆服务专业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12项
2008-2015升格中专,新增旅游管理、工艺美术专业建成省级实训基地2个
2016至今承接非遗传承项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毕业生供需比达1:4.3

二、专业集群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文旅+”专业集群,形成“烹饪工艺与营养”“旅游服务与管理”“数字影像技术”三大主干专业,配套开发“盐帮菜制作”“彩灯设计”“恐龙文化解说”等特色方向。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模块分化”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5%,引入“川菜标准化”“景区服务流程”等行业认证标准。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烹饪工艺盐帮菜制作、食品雕刻、餐饮成本控制中式烹调师、食品安全管理员
旅游管理导游实务、研学旅行设计、景区数字化运营导游资格证、研学导师
数字影像短视频创作、灯光舞美设计、非遗数字化保护新媒体运营师、影视后期制作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3个月。现有教职工中,持有技师及以上证书者占68%,行业兼职教师比例达35%。教学创新方面,开发“盐帮菜大师工作室”等新型教学模式,将传统师徒制与现代学分银行结合,实现“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通。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成果
校内专任教师12670%出版《川菜烹饪技法图谱》等教材
企业兼职导师5230%开发《景区危机处理案例库》
非遗传承人159%建立“自贡灯艺”大师工作坊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学校打造“三级递进式”实训体系:校内建有川菜烹饪实训中心(含仿真厨房12间)、智慧旅游虚拟仿真室;校外与自贡灯会组委会、富顺豆花非遗工坊等机构共建实训基地;同时设立“移动实训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灯会筹备、景区志愿服务等真实项目。2022年数据显示,学生年均参与商业项目实践超800人次。

五、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毕业生呈现“立足川南、辐射成渝”的就业特征,2022届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对口就业率78%,起薪中位数4500元。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盐帮菜制作”“导游讲解”等短期培训超3000人次,承接文旅部门委托的“乡村民宿管家”培训项目,助推区域文旅产业标准化建设。

六、文化传承与国际化探索

学校将“盐文化”“恐龙文化”“彩灯文化”融入课程,开发《自贡灯会艺术鉴赏》《侏罗纪美食文化》等校本课程。国际化方面,与泰国清迈职业学院共建“川菜国际推广中心”,选派师生参与“一带一路”美食节展演,2021年向海外输出“盐帮菜烹饪标准”5项。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建设“云上文旅学院”平台,开发VR景区导览、AI菜品研发等数字化课程资源。疫情期间完成12门专业核心课的线上化改造,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烹饪火候控制、酒店客房管理等场景,学生数字化技能考核达标率从68%提升至89%。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专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产教协同机制待深化等问题。未来需强化“大文旅”视野下的专业群重构,例如增设“康养旅游”“研学营地运营”等新兴方向。同时应深化与自贡高新区、川南文旅集团的战略合作,探索“专利共研-标准共定-人才共育”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自贡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二十年的深耕,已形成“产业需求牵引-专业动态调整-人才精准供给”的良性循环。其“非遗传承+现代服务”的办学特色,不仅为地方文旅产业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更通过标准化课程输出、国际交流等方式扩大影响力。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校有望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人才培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需警惕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技术融合中的结构性矛盾,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与教学生态。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