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巴中通江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通江卫校)

巴中通江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通江卫校)

巴中通江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是川东北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通江县红色文化资源和区域医疗需求,形成以护理、药剂为核心,康复技术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学校始建于1985年,2012年通过省级中职达标验收,现有在校生2300余人,年均输送基层医疗人才600余名,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78%。作为秦巴山区健康扶贫定点院校,该校构建了"校-院-村"三级联动培养模式,配备模拟病房、中药炮制实训室等26个专项实验室,与巴中市疾控中心、通江县人民医院等12家机构建立深度合作。近年来通过"订单式培养"项目,定向输送乡镇卫生院人才比例提升至45%,在川陕革命老区基层医疗教育领域具有示范效应。

巴	中通江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一、办学基础与区位优势

学校位于通江县诺江镇西郊,占地总面积83.6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距县城核心医疗圈仅3.5公里。依托通江"全国中医药先进县"资源,建有川东北首个县级中药标本馆,收藏道地药材标本360余种。

指标2020年2023年
在校学生数1876人2345人
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89%96%
实训设备总值860万元1240万元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护理、药剂、中医康复保健等6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构建"基础能力+临床技能+基层服务"三维课程模块,开发《巴山医药学》《基层急诊实务》等8门校本教材。

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护理母婴护理、老年照护护士执业资格证
药剂药物制剂技术、中药调剂药师资格证
康复技术针灸推拿、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士证

三、师资队伍与教研能力

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双师型"教师达67%。实施"医学专家进课堂"计划,聘请三级医院主治医师28人担任兼职教师。近五年完成市级课题《基层医疗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等6项。

类别人数占比
正高级职称127.7%
副高级职称3421.8%
硕士以上学历2113.5%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建成面积2800㎡的医护实训中心,配备智能心肺听诊系统、静脉穿刺模拟器等先进设备。与通江县人民医院共建"临床教学班",实行"周一理论+周四实训+周五跟岗"教学模式。

实训室类型设备数量合作单位
模拟病房16间通江县中医院
中药炮制室8组江油恒源药业
急救实训室24套巴中市急救中心

五、学生管理与就业质量

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设置早操考勤、晚自习督导等12项常规检查。近三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68%以上,2023届毕业生进入二级以上医院比例达32%,较2020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年度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升学率
202191.2%76.5%12.3%
202293.7%80.1%11.5%
202395.4%83.8%10.7%

六、社会服务与扶贫成效

累计开展基层医疗人员培训1200人次,组织"健康直通车"下乡活动48次。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行"三免两补"政策,近三年减免学费及生活补助达430万元。

项目20202023
技术培训人次320580
健康普查覆盖村18个36个
扶贫资助金额142万288万

七、发展瓶颈与改进方向

当前存在高学历教师占比不足(硕士以上仅13.5%)、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等问题。计划投资800万元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开展"3+2"分段培养项目。

八、区域比较与特色创新

相较于达州中医学校、平昌卫校等同类院校,该校在基层定向培养、红色医卫文化传承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独创"背篓药箱"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深入村镇开展为期2周的驻点医疗服务。

对比维度通江卫校达州中医校平昌卫校
基层就业率83.8%65.2%72.4%
定向培养比例45%28%36%
红色医疗课程5门0门2门

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巴中通江县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已形成"扎根基层、医教融合"的办学特色。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优化专业布局,有效缓解了川陕革命老区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问题。未来需在智慧校园建设、师资结构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巩固其在区域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的标杆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