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高坪区电子工业学校是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一所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90年代初期。学校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辐射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等领域,形成了“工科为主、多学科协同”的专业体系。经过三十余年发展,该校已成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累计为社会输送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学校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京东方、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构建了“教室-实训室-企业”三位一体的培养链条。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省级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现代化教学场所,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在区域职业教育格局中,该校凭借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集群优势,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形成错位发展,成为川东北电子工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支点。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94年创办的“南充市电子技术职业培训学校”,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现名。办学定位始终聚焦“服务地方产业、培养技能人才”,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产业需求,重点建设智能终端、半导体制造等专业群。2019年被纳入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
年份 | 重大事件 | 办学规模 |
---|---|---|
1994-2007 | 民办培训机构阶段 | 年培训量300-500人 |
2008-2015 | 公立中专转型期 | 在校生突破1500人 |
2016-2023 | 省级示范校建设 | 全日制学历教育规模达2800人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2个中职专业,其中电子类相关专业占比达60%。核心专业包括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近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电子、物联网技术等前沿方向。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企业定制”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超过50%,引入京东方“现代学徒制”班、华为ICT认证课程等企业定制化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就业方向 | 校企合作企业 |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技术应用 | 智能终端制造 | 京东方、富士康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网络运维工程师 | 华为、新华三 |
智能制造类 | 机电一体化 | 自动化设备操作 | 格力电器、比亚迪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双师型”教师78人(占比64%),高级职称教师26人。通过“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等机制强化产教融合,近五年选派67名教师赴京东方、长虹等企业实践,引进企业工程师兼职教师24人。2022年电子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获评“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建有省内领先的电子技术实训中心(含SMT贴片生产线3条)、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等。教学设备总值达3200万元,其中价值50万元以上的实训设备12台(套)。与京东方共建的“智慧工厂实训中心”实现生产性实训功能,年承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达200万件。
实训类别 | 设备数量 | 合作企业投入 | 年实训人次 |
---|---|---|---|
电子装配实训 | 贴片机12台 | 京东方投入800万元 | 1200人 |
工业机器人 | 六轴机器人8台 | 格力电器投入500万元 | 600人 |
智能网联汽车 | 实训车辆15辆 | 比亚迪投入300万元 | 300人 |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2%。就业地域分布显示,65%在成渝地区就业,25%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升学渠道畅通,高职单招录取率稳定在78%左右,2023年52名学生考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典型就业企业包括京东方成都基地(年接收毕业生超百人)、重庆富士康、南充三环电子等。
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构建“1+X+Y”合作模式:1个产业学院(与京东方共建“南充-京东方智慧电子产业学院”)、X个订单班(华为ICT班、格力机电班等)、Y个实训基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如富士康提供岗位能力模型,学校据此开发《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等6门定制课程。2022年校企联合研发“智能仓储物流实训系统”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3000人次,为南充市重点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承担“四川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累计培训凉山州、甘孜州学员860人。技术研发方面,与南充创新创业中心合作完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发”等横向课题,技术成果转化收入年均50万元。疫情期间为本地企业紧急培训防疫物资生产设备操作员286人。
八、挑战与发展前景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如人工智能基础人才储备不足)、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大等挑战。未来发展将重点推进三大战略:一是建设“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专业群,申报省级高水平专业;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民营资本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三是拓展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一带一路”中资企业海外人才需求。预计到2025年实现在校生规模4000人,建成川东北电子信息职教高地。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南充高坪区电子工业学校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已形成“立足电子信息、服务成渝产业”的鲜明特色。其“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模式、“双师双能”师资培养机制等创新实践,为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样本。随着新一轮职教改革推进,学校正朝着建设国家优质中专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