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温江核瑞工程技术学校(温江核瑞工程学校)

温江核瑞工程技术学校(温江核瑞工程学校)

温江核瑞工程技术学校是一所聚焦核能技术领域的中等职业学校,其办学特色与区域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学校以核工程技术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核电设备维护、核辐射检测、核能安全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体系,同时依托温江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硬件设施方面,校内拥有核技术模拟实验室、辐射防护实训中心等专业化教学空间,并与中广核、中国核建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通道。

温	江核瑞工程技术学校

然而,作为民办职业院校,其发展仍面临公共资源支持有限、专业建设周期长等挑战。尽管通过校企合作引入部分行业资源,但师资队伍中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比例仍有提升空间,且课程设置与快速迭代的核技术应用存在一定滞后性。总体来看,该校在区域职业教育细分领域占据特色定位,但需持续强化产学研协同能力,以应对核能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温江核瑞工程技术学校成立于2016年,最初由四川核瑞教育集团与温江区政府联合筹建,旨在填补西南地区核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空白。

学校定位为“核能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孵化基地”,重点服务核电站运维、核设备制造、核辐射监测等领域,与中核集团、中广核等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2020年获批省级“核能技术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成为四川省首批核类专业职业院校之一。

时间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2016-2018基础建设期建成核技术实训中心,开设首个核电设备维修专业
2019-2021校企合作深化与中核建三公司共建“核级焊工实训基地”,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2%
2022至今专业拓展阶段新增核辐射应急处理、核岛智能运维等前沿方向课程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核工程类、机电设备类、辐射防护类三大专业群,其中核心专业“核电站动力设备维护”被纳入省级重点建设名单。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架构,前两年侧重核物理、机械制图等通用能力培养,后一年根据企业订单进行分岗实训。

特色课程包括《核反应堆原理虚拟仿真》《核级管道焊接工艺》等,使用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教学。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合作企业
核电站动力设备维护核岛系统运行、核级泵阀检修中广核、东方电气
核辐射监测技术辐射剂量测量、核应急响应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核能安全管理核安全法规、辐射防护设计中核集团技术学院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现有专任教师127人,其中具有核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占比63%,高级职称教师28人。

通过“企业工程师驻校计划”,聘请中核集团退休专家担任实践导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训指导。

近三年承接横向课题5项,包括《核电站远程监测系统开发》《核级密封件寿命预测研究》等,科研经费累计超800万元。

师资类型人数代表性成果
企业兼职教师45人参与编写《压水堆核电站维护手册》行业标准
博士/教授团队18人主持省级核能安全重点课题
青年骨干教师64人开发VR核应急演练系统获全国职教创新奖

四、实训设施与产教融合

校内建有核技术实训大楼,包含核岛模拟舱、辐射剂量实验室等12个专项实训室,设备总值超6000万元。

与中核建三公司共建“核级焊工培训中心”,配备与核电站同规格的焊接设备及检测系统。

推行“学期分段式”实训,第3学期赴企业跟岗学习,第5学期参与真实项目生产,实现学习-实践无缝衔接。

五、学生管理与就业质量

实行“军事化+导师制”管理模式,设置早操、专业技能日考核等制度,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达97%。

近五年就业数据显示,进入核电系统就业占比41%,核设备制造企业就业占比35%,其余分布在环保、医疗辐射管理等领域。

2022届毕业生起薪平均6500元/月,高于四川省职业院校平均水平,但横向对比同类核专业院校仍存在15%-20%差距。

指标温江核瑞中国核工业技师学院广东核电技工学校
对口就业率83%92%88%
企业满意度89分94分91分
升学率(高职)12%5%8%

六、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面向社会开展核能安全普及培训,年均培训核电站周边居民、医疗辐射工作人员超2000人次。

承担四川省人社厅“核设备检修工”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累计鉴定技术人员1.2万人次。

主办“西部核能技术论坛”,吸引中核集团、法国电力集团等机构参与,推动校企联合技术攻关。

七、发展瓶颈与改进方向

当前制约因素包括:核专业教材更新滞后,难以覆盖“华龙一号”等新一代堆型技术;高端实训设备依赖进口,维护成本较高;民办院校身份导致政策支持力度弱于公办学校。

未来拟通过以下路径突破:深化与核科研院所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开发基于真实工况的活页式教材;申报国家级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争取专项建设资金;探索“学历证书+核能行业资格证”双证融通机制。

八、区域竞争与战略定位

在成都市中职院校中,该校核专业特色突出,但需应对四川核电技校、广汉核工业技师学院等同类机构的竞争压力。

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地理位置贴近温江装备制造产业园,便于开展“校中厂”合作;课程设置侧重核电站运维而非设计研发,更契合中等职业教育层次。

长期规划提出“三步走”战略:到2025年建成西南核能技术技能认证中心,2030年申办高职层次核工程学院,最终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体系。

温江核瑞工程技术学校凭借核技术领域的精准定位,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形成不可替代性。其发展路径表明,民办职业院校可通过深耕细分领域、深化产教融合实现突围。然而,要持续保持竞争力,仍需在技术迭代响应速度、师资高端化、政策资源获取等方面突破瓶颈。未来若能抓住核能产业西移机遇,有望成为西部地区核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供给基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