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剑阁县鹤龄职业中学校(剑阁鹤龄职中)

剑阁县鹤龄职业中学校(剑阁鹤龄职中) <strong class="jv-strong-01">剑阁县鹤龄职业中学校</strong>深度解析

剑阁县鹤龄职业中学校作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自1987年建校以来,始终扎根于剑门蜀道文化腹地。学校占地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开设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12个专业群。经过三十余载发展,该校已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3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等荣誉,其"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模式在川陕渝地区具有示范效应。

剑	阁县鹤龄职业中学校

历史沿革与区域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鹤龄农业中学,1987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职业中学。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学校接受香港援建资金1.2亿元完成整体迁建,办学条件实现跨越式提升。作为广元市职业教育集团核心成员,学校承担着服务川陕甘结合部产业人才需求的重要使命。

年份重大事件发展成果
1987改制为职业中学首批开设农学、建筑2个专业
2005创建省级重点职中专业增至8个,在校生突破2000人
2015入选国家示范校建设投入1.8亿元建设实训基地
2020启动"双优计划"建设新增人工智能实训中心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三位一体的专业布局,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获评省级特色专业。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开发了《智慧农业设备操作》《工业机器人编程》等12门核心课程。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合作企业对口升学率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技术剑阁县农发司68%
智能制造机电技术应用格力电器52%
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华为技术75%

师资队伍与教学创新

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3%。通过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近三年培育省级骨干教师15人。创新推行"项目导师制",将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融入教学过程。

指标全校数据省级示范校标准
师生比1:171:20
硕士以上学历42%30%
企业兼职教师68人50人

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学校建成占地2.8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实训园,包含现代农业科技馆、智能制造车间等6大实训中心。与京东、新希望六和等企业共建"厂中校"12个,实现"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三重身份转换。

  • 现代农业实训基地:配备智能温室、无人机植保设备等价值1200万元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引进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设备86台套
  • 电子商务孵化园:入驻学生创业项目32个,年成交额突破800万元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创业有方"的成才立交桥。2023年毕业生中,1268人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校,本地就业学生平均起薪达4200元/月。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近三年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2%以上。

年份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升学率
202196.2%81.5%43.2%
202295.8%83.1%45.6%
202396.5%84.3%47.8%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3000人次,开发《剑门手龙绣技艺》《川北民间建筑营造》等非遗课程。与剑阁县文旅局合作建立"非遗工坊",培养传统技艺传承人126名。

  • 年培训规模:企业员工培训800人次/年,退役军人培训150人次/年
  • 技术服务:承接县域农业技术推广项目23项,创造经济效益3000万元
  • 文化传承:建立蜀道文化研学基地,开发专题课程8门

信息化建设与智慧校园

投入2800万元建成"三通两平台"信息化体系,开发移动教学APP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4个,开发AR/VR教学资源库,涵盖现代农业、机械加工等重点领域。

项目建设内容覆盖范围
智慧教学系统AI课堂分析+智能推送全部教学班级
实训管理平台设备预约+过程记录6大实训中心
安全监控系统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全校区

发展挑战与未来规划

面对产业升级加速和职教改革深化的新形势,学校存在专业集群化发展不足、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等问题。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投入5000万元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园,与成都工业学院共建"3+2"贯通培养项目,打造川东北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

剑	阁县鹤龄职业中学校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剑阁县鹤龄职业中学校正以"双优计划"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育人生态。通过深化"三教"改革,强化类型教育特征,学校将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未来五年,计划新增新能源汽修、智慧养老等前沿专业,建设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力争进入全国职业院校"双百计划"培育名单。在传承蜀道文化精神的同时,学校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革命老区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书写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