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市

1951

建校时间

约2100亩

占地面积

四川省

主管部门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始建于1951年,是四川省、国家气象局与成都市共建的四川省重点发展大学。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被誉为“气象工程人才摇篮”和“统计人才摇篮”。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气象探测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等领域特色鲜明,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 人气值:352
  • 招办电话:028-85966857
  • 官方网址:https://www.cuit.edu.cn
  • 电子邮箱:office@cuit.edu.cn
学校概况
开设专业
就业方向
招生简章
院校资讯
校历介绍

基本信息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CUIT)是一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信息科技、大气科学和工程技术为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成都气象学院,经过多次更名和发展,于2015年正式定为现名。作为四川省重点建设高校,CUIT在信息技术、气象服务、环境工程等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和科技支撑。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坚持开放办学、协同创新,已成为中国西部信息产业和气象事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与发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西南军区气象干部训练班,最初专注于气象人才培养,以满足新中国气象事业的需求。1953年,学校更名为成都气象学校,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成都气象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并逐步扩展学科领域。2000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reflecting its shift towa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In 2015, it was renamed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rking a new phase of development focused on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science with traditional strengths. Over the decades, CUIT has evolved from a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to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significant expansions in campus infrastructure, faculty strength, and academic programs. The university's growth has been driven by national policies supporting edu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roughout its history, CUIT has maintained close ties with industries such as meteor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has enabled it to adapt to changing societal needs, for example, by establishing partnerships with 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o enhance practical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s development milestones include the acquisition of master's degree granting rights in 2004 and the ongoing efforts to achieve "double first-class" statu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oday, CUIT continues to build on its heritage while embracing modernization, with a focus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global collaboration.

学术与教育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offers a diverse range of academic programs through its multiple schools and departments, emphasizing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nd applied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comprises over 15 schools, including the 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se schools offer undergraduate, master's, and doctoral programs in fields such a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atmospheric sciences, computer scien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The curriculum is designed to ble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hands-on experience, incorporating internships, project-based learning, and industry certification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real-world challenges.

Key academic strengths li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where CUIT has established national-level key disciplines and research centers. For instance, the university is renowned for its contributions to meteor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verag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like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ditionally, program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cybersecurity are highly regarded, with collaborations with companies such as Huawei and Tencent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cutting-edge training. The university also promotes innovation through student-led projects and competitions, fostering an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mong graduates.

To enhance educational quality, CUIT has invested in modern teaching facilities, including smart classrooms, laboratories, and simulation centers. The faculty comprises experienced professors and industry experts, with over 1,500 full-time teachers, including many with doctoral degree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 student body numbers around 20,000, including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who benefit from a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encourages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Furthermore, the university emphasize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fering exchange programs with universities in countries like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to broaden students' global perspectives.

校园与环境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s main campus is situated in Chengdu, the ca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known for its vibrant culture, economic dynamism, and status as a hub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Western China. The university has two primary campuses: the Shuangliu Campus and the Longquan Campus, both featuring modern architecture, green spaces, and state-of-the-art facilities. The Shuangliu Campus, located in the Shuangliu District, serves as the administrative and academic core, with libraries, sports complexes, and student dormitories designed to provide a comfortable and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study and life.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blend of natural beauty an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For example, the university has developed smart campus initiatives, using IoT devices and digital platforms to enhance security, energy efficiency, and administrative services. Students enjoy access to extensive resources, including a large library with over 2 million volumes, high-speed internet, and specialized labs for research in areas li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such as gyms, swimming pools, and cultural centers, support a well-rounded student experience, promo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well-being.

Chengdu's location offers additional advantages, as the city is a major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with numerous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ships, employment, and cultural exchange. The university leverages this by organizing events like tech fairs and industry forums, connecting students with local enterprises. Overall,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t CUIT fosters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innovation, making it an attractive destination for students from across China and abroad.

成就与影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has achieved notable accomplishments in research, education, and social contribution, solidifying its reputation as a key player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 In terms of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has undertaken numerous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rojects, particularly in meteor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instance, it has developed advanced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s and contributed to national climate policy, with research outputs published in high-impact journals. The university also hosts several key laboratories, such as the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Sounding, which collaborate with institutions like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o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like 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In education,

展开全部

奖助学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和气象科学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学费与住宿费标准严格遵循四川省教育厅和物价局的规定,整体处于公办院校的合理水平。对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而言,了解清晰的学杂费构成以及完善的资助体系,是规划大学生活的重要一步。

学费与住宿费标准

学校的学费主要根据专业类别进行划分。普通文科类专业学费相对较低,每年约为每生4400元至5000元人民币;理工类专业及外语类专业因教学成本较高,学费标准通常在每生5000元至6000元人民币之间;艺术类专业的学费则最高,每年约为每生80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软件工程等部分热门或高成本专业可能会有具体调整,但均会提前公示。住宿费方面,学校根据不同的宿舍条件(如人数、是否带独立卫生间等)实行差异化收费,费用范围一般在每生每年800元至1200元人民币之间。此外,学生入学时还需代为缴纳教材费、医疗保险费等一些代收费项目,这些费用均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

多元化的奖励体系:奖学金

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设立了层次丰富、覆盖面广的奖学金体系。其中国家奖学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是最高荣誉的代表。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在校生,额度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则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额度为每人每年5000元。除了国家级奖项,学校还设有校级奖学金,如“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的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分为不同等级(如一等、二等、三等),奖金从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获奖比例较高,旨在肯定大多数努力学习的同学。此外,许多企业、社会团体和校友也在学校设立了各类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特定领域(如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工作)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全覆盖的保障体系:助学金

为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安心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助学金体系。其核心是国家助学金,它覆盖了绝大部分经过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根据学生的困难等级分档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最高档可达4500元,最低档也不低于2100元,为困难学生的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除了国家助学金,学校还通过“绿色通道”确保新生顺利入学,允许经济困难学生暂缓缴纳学费,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学校还会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用于帮助学生应对突发性的经济困境,如家庭突发变故或重大疾病等。

重要的补充支持:国家助学贷款与勤工助学

助学贷款是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最主要渠道。学生可选择在生源地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请16000元。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才开始自行偿还本息,还贷期限长,压力相对较小。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大量的管理、服务等临时岗位,如图书馆助理、部门助理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工作,获取合理的劳动报酬,既锻炼了能力,又缓解了经济压力。

总结

综上所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已经构建了一套“奖、助、贷、勤、补”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这套体系犹如一张紧密的安全网,从不同维度为学生提供支持:奖学金旨在激励卓越,助学金旨在保障基本生活,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难题,勤工助学促进自我提升,困难补助应对突发状况。学校致力于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对于有意报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同学,建议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仔细阅读随附的《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并提前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以便在入学后及时申请相应的资助项目,从而从容地开启美好的大学旅程。

展开全部

院校图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交通路线指南

    • 校址分布:- 航空港校区:成都市双流区学府路一段24号 - 龙泉校区: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
    • 公交线路(航空港校区):- 核心线路:804路、806路、816路、S18路(信息工程大学站)- 快速接驳:S06路(直达地铁华兴站)
    • 公交线路(龙泉校区):- 核心线路:850路、L006路(阳光城站)- 夜间线路:L009路(运营至22:30)
    • 地铁接驳方案:- 航空港校区:地铁10号线(双流机场1航站楼站→换乘S18路公交,约10分钟)- 龙泉校区:地铁2号线龙泉驿站(B口→换乘850路公交,约40分钟)- 在建线路:地铁30号线(航空港校区东门旁,预计2024年开通)
    • 枢纽接驳方案:- 双流机场→航空港校区:地铁10号线1站至"双流机场1航站楼"→步行1公里/打车起步价 - 天府机场→龙泉校区:地铁18号线→火车南站换乘2号线→龙泉驿站 - 成都东站→航空港校区:地铁7号线→太平园站换乘10号线→双流机场1航站楼站 - 新生服务:开学季地铁龙泉驿站设免费接驳车(8:00-20:00)
    • 实用信息:- 公交运营:• S18路(6:30-22:30,发车间隔8分钟)• 850路(龙泉方向末班21:00)- 地铁运营:10号线首班6:00,末班23:40;2号线首班6:10,末班23:00 - 实时查询:"天府通"APP或高德地图"公交优先"模式 - 重要提示:• 航空港校区距双流机场仅3公里(打车约10元)• 850路高峰时段拥堵严重(建议提前40分钟出行)• 龙泉校区夜间交通不便(20:00后建议使用网约车)
温馨提示:公交线路可能因市政建设临时调整,建议出行前查询最新公交信息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分校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历年分数

地区 专业 年份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0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张三 2024 前端工程师 2020-05-15
0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张三 2024 前端工程师 2020-05-15
0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张三 2024 前端工程师 2020-05-15
0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张三 2024 前端工程师 2020-05-15
加载更多

新生指南

欢迎各位新同学加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专注于信息科技、大气科学和工程教育的知名高校,这里将是你开启人生新篇章的起点。大学四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光,这份新生指南旨在帮助你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充分利用资源,享受充实而快乐的大学旅程。无论你来自哪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都会以开放的胸怀迎接你,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活力的学术殿堂。

学校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CUIT)始建于1951年,原为成都气象学院,后经发展成为一所以信息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拥有航空港、龙泉驿等多个校区,主校区环境优美,设施现代化。CUIT以信息技术、大气科学、电子工程等专业见长,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与多家企业合作,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作为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定位,能帮助你更好地融入学术氛围,规划未来学习方向。

入学准备

入学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关键。首先,确保完成线上报到流程:登录学校官网或使用官方APP,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照片,并查看分班和宿舍安排。必备物品包括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户口本复印件、照片若干,以及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洗漱用具和电子设备。建议提前购买校园卡,用于食堂、图书馆和门禁。住宿方面,学校提供标准宿舍,通常为4-6人间,配备空调和网络,但需自备一些小物件如台灯或储物盒。交通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火车站均有公交或地铁直达学校,建议下载地图APP以便导航。提前规划行程,避免报到日拥挤。

校园生活指南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从食宿到医疗,方方面面都需熟悉。食堂是 daily life 的重心,CUIT 有多家食堂,提供川菜、面点和小吃,价格实惠,口味多样,推荐尝试麻辣风味。宿舍管理较为严格,晚归需登记,但社区活动频繁,可结交朋友。医疗方面,校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记得购买学生医保以节省费用。交通校内以步行或自行车为主,校外有公交和地铁覆盖成都全城。此外,学校有超市、银行和快递点,生活便利。建议新生参加 orientation 活动,快速了解校园布局和规则。

学术资源与学习

学术是大学核心,CUIT 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学习。图书馆藏书众多,涵盖专业书籍和期刊,并设有电子资源数据库,方便在线学习。实验室和设备先进,尤其信息类专业的机房和实验中心开放时间长,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课程选择上,大一以基础课为主,如数学和英语,建议提前预习并使用学校的学习平台(如 Moodle)查看课件。教授和辅导员都很友善, office hours 是答疑的好时机。此外,学校有 tutoring 服务和学术竞赛,如编程大赛或创新项目,积极参与能提升技能。记住,平衡学习和休息,避免熬夜,保持高效学习习惯。

社团与文化活动

大学生活不止于学习,社团活动是拓展兴趣和社交的绝佳途径。CUIT 有众多社团,涵盖科技、文艺、体育和公益等领域,如计算机协会、舞蹈社、篮球俱乐部和志愿者团队。招新通常在开学初举行,参加社团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锻炼领导力。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迎新晚会、体育节和学术讲座,丰富课余生活。成都作为文化名城,学校也会组织校外游览,如参观博物馆或郊游。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提升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加分。

周边环境与成都探索

成都是一座宜居且充满魅力的城市,新生可利用周末探索周边。学校附近有购物中心、餐馆和公园,如双流区的海滨城或龙泉驿的桃花节,适合休闲娱乐。成都美食闻名天下,火锅、串串香和茶馆文化不容错过,建议结伴尝试。交通便利,地铁可直达市中心景点,如宽窄巷子、锦里和熊猫基地。安全方面,成都治安良好,但外出时注意保管财物。利用大学四年,深度体验川蜀文化,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创造美好回忆。学校有旅游社团,可获取更多攻略。

结语

亲爱的同学们,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waits you with open arms. 这四年将是成长、探索和收获的黄金时期。勇敢面对挑战,积极利用资源,结交朋友,追求梦想。如果有困惑,随时向学长、老师或心理咨询中心求助。记住,大学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享受每一刻,让它成为你未来成功的基石。祝愿大家在CUIT度过难忘的时光,开启精彩人生!

展开全部

学杂费用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和气象科学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学费与住宿费标准严格遵循四川省教育厅和物价局的规定,整体处于公办院校的合理水平。对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而言,了解清晰的学杂费构成以及完善的资助体系,是规划大学生活的重要一步。

学费与住宿费标准

学校的学费主要根据专业类别进行划分。普通文科类专业学费相对较低,每年约为每生4400元至5000元人民币;理工类专业及外语类专业因教学成本较高,学费标准通常在每生5000元至6000元人民币之间;艺术类专业的学费则最高,每年约为每生80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软件工程等部分热门或高成本专业可能会有具体调整,但均会提前公示。住宿费方面,学校根据不同的宿舍条件(如人数、是否带独立卫生间等)实行差异化收费,费用范围一般在每生每年800元至1200元人民币之间。此外,学生入学时还需代为缴纳教材费、医疗保险费等一些代收费项目,这些费用均遵循自愿和非营利原则。

多元化的奖励体系:奖学金

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设立了层次丰富、覆盖面广的奖学金体系。其中国家奖学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是最高荣誉的代表。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在校生,额度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则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额度为每人每年5000元。除了国家级奖项,学校还设有校级奖学金,如“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的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分为不同等级(如一等、二等、三等),奖金从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获奖比例较高,旨在肯定大多数努力学习的同学。此外,许多企业、社会团体和校友也在学校设立了各类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特定领域(如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工作)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全覆盖的保障体系:助学金

为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安心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助学金体系。其核心是国家助学金,它覆盖了绝大部分经过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根据学生的困难等级分档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最高档可达4500元,最低档也不低于2100元,为困难学生的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除了国家助学金,学校还通过“绿色通道”确保新生顺利入学,允许经济困难学生暂缓缴纳学费,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学校还会提供临时困难补助,用于帮助学生应对突发性的经济困境,如家庭突发变故或重大疾病等。

重要的补充支持:国家助学贷款与勤工助学

助学贷款是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最主要渠道。学生可选择在生源地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可申请16000元。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才开始自行偿还本息,还贷期限长,压力相对较小。勤工助学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校内设立了大量的管理、服务等临时岗位,如图书馆助理、部门助理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工作,获取合理的劳动报酬,既锻炼了能力,又缓解了经济压力。

总结

综上所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已经构建了一套“奖、助、贷、勤、补”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这套体系犹如一张紧密的安全网,从不同维度为学生提供支持:奖学金旨在激励卓越,助学金旨在保障基本生活,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难题,勤工助学促进自我提升,困难补助应对突发状况。学校致力于不让任何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对于有意报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同学,建议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仔细阅读随附的《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并提前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以便在入学后及时申请相应的资助项目,从而从容地开启美好的大学旅程。

展开全部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专业介绍
大气科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应用气象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软件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网络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信息安全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物联网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人工智能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自动化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测控技术与仪器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环境科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环境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生态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电子商务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数字媒体技术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财务管理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会计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市场营销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人力资源管理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英语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日语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数学与应用数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信息与计算科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物理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应用物理学
通信工程专业‌是该校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学术声誉。
查看更多

院校资讯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升本分数线(成都信息专升本线)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四川省电子信息类高校的代表性院校,其专升本招生工作始终体现着鲜明的学科特色与选拔导向。近年来,该校专升本分数线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尤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优势专业,录取最低分常高于省控线15-20分。从202

    2025年05月19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成信大考研线)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四川省属重点高校,其考研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该校考研分数线呈现“稳中有升、学科分化”的特点,整体趋势与国家线保持动态关联,但部分优势学科(如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分数线显著高于国家线,竞争强度堪比部分双一流院校。

    2025年05月19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985还是211("成信大是985吗")

    综合评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985还是21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省属重点高校,其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气象干部学校,后经多次更名与合并,于2015年正式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该校以气象科学、信息技术和环境工程为

    2025年06月21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一年奖学金最多能拿多少("成信大奖学金上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一年奖学金最多能拿多少的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其奖学金体系兼顾学业成绩、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等多维度评价,旨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公开政策,本科生年度奖学金最高可达2万元左右,

    2025年06月22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没有在职研究生,如何申请(成信大在职研申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教育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学和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终身学习政策,开设了在职研究生教育项目。该校在职研究生教育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2025年06月22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徽是什么,有何来历(成信大校徽由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徽及其来历的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徽是学校视觉形象的核心标志,承载着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精神象征。校徽设计融合了气象、信息科技与教育元素,体现了学校以大气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特色的学科优势。整体构图严谨而富有现代感,中

    2025年06月22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典礼一般什么时候举行("成信大毕业典礼时间")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典礼的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其毕业典礼是学校年度重要活动之一,承载着对毕业生学业成果的认可与未来发展的期许。根据学校惯例,毕业典礼通常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至7月初,与全国多数高校

    2025年06月22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报道时间和指南(成信大新生入学指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新生入学报道时间和指南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信息技术、大气科学等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省属重点高校,每年吸引大量新生入学。新生报到是大学生活的重要起点,学校为此制定了详细的报到时间和指南,确保入学流程高

    2025年06月23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大致去向如何("成信大毕业生就业去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和气象科学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呈现出多元化、高质量的特点。学校依托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了大批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从近年就业数

    2025年06月24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训是什么,详细阐述("成信大校训详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训的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校训是"成于大气,信达天下",这八个字不仅凝练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核,更是对师生行为准则的深刻诠释。校训中的"成于大气"强调胸怀格局与责任担当,鼓励师生培养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品格;而"信

    2025年06月26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什么专业就业比较好,原因是啥(成信大就业佳专业)

    综合评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就业优势专业及其原因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高校,其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尤其在信息技术、气象科学、工程应用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从就业角

    2025年06月26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哪个专业毕业就业前景比较好(成信大就业好专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优势专业就业前景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气象科学和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其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尤其在信息技术、大气科学、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从就业前景来看,计算机

    2025年06月26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后就业前景怎么样,毕业生去向(成信大就业前景)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就业前景与毕业生去向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和气象科学为特色的省属重点高校,其毕业生就业前景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学校依托学科优势,与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气象环保等领域的企业深度合作,为毕业生提供了多元

    2025年06月27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攻什么方向有哪些王牌专业(成信大王牌专业方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攻方向与王牌专业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高校。学校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气象、电子信息、计算机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形成了“气象+信息”的独特办学模式。

    2025年06月27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没有就业指导中心,详细介绍("成信大就业指导中心")

    综合评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概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四川省属重点高校,始终将学生就业作为办学核心任务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职业发展,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旨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服务。该中心不仅整合了校内资源,还与

    2025年06月27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读什么专业比较有前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前景专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读什么专业比较有前景: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高校,其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前沿。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多个具有广阔前

    2025年06月28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如何,简介(成信大图书馆藏书)

    综合评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支撑,其馆藏资源丰富且多元化,能够充分满足师生学术需求。图书馆不仅拥有海量的纸质藏书,还涵盖了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等数字资源,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环境工程等学科为核心

    2025年06月29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招生类型及申请条件解读(成都信大招生条件)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招生类型及申请条件解读的综合评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大气科学为显著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其招生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精细化的特点,旨在选拔和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

    2025年10月01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就读的真实感觉如何(成信大就读体验)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就读真实感觉的综合评述选择一所大学,意味着选择未来四年的生活轨迹与成长环境。关于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简称“成信大”)就读的真实感觉,可以概括为一种在特定优势领域内踏实成长、兼具机遇与挑战的独特体验。这所位于“天府

    2025年10月02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可以去读吗,流程是什么(成都自考报名流程)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的综合评述(300字)对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可以去读吗”这一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它为因各种原因未能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校园的社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学历提升

    2025年10月03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如何,口碑怎么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口碑)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综合评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和大气科学为显著特色的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其发展与声誉建立在独特的学科积淀与时代机遇之上。学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但其在特定领域的深耕细作,使其在全国高

    2025年10月04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创始人是谁,前身是什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前身)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始人及前身的综合评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和大气科学为显著特色的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其创立与发展并非由单一的个人作为“创始人”所能简单概括,而是一个在国家战略需求与时代发展浪潮共同推动下的历史进程。要

    2025年10月04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位置介绍,详细地址在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地址)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位置的综合评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大气科学为显著特色的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其地理位置的战略选择与布局,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社会服务效能。该校并非集中于单一校区,而是形成了

    2025年10月05日 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奖学金评定细则是怎样的(成都奖学金细则)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奖学金评定细则的综合评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奖学金评定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学生激励与评价机制,旨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体系并非单一标准,而是由国家级奖学金(如国家奖学

    2025年10月05日 0
查看更多

校历介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技和气象科技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的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其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彼时为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急需气象等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与国防事业。在此背景下,学校的前身——西南军区气象干部训练大队应运而生,开启了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办学历程。

1954年,学校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为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迈出了关键一步,改建为成都气象学校,成为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为全国气象、通信等部门培养了大量的基层技术骨干,奠定了学校坚实的办学基础和严谨的治学风格。

1978年,是中国高等教育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年份。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学校成功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定为成都气象学院。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飞跃,标志着其从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迈入了高等本科教育的新阶段。在此时期,学校主要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气象探测、天气预报、大气物理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

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成都气象学院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学校在巩固大气科学传统优势的同时,敏锐地察觉到信息时代浪潮的到来,开始积极布局和拓展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学科领域。这一前瞻性的学科拓展战略,为学校后续的转型与腾飞埋下了伏笔,也使其从一所单一的气象类院校,逐步向以信息科技为引领的多科性大学演进。

2000年,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学校划转为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以此为契机,学校正式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这次更名绝非简单的名称变更,而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标志着其办学定位从主要服务于气象行业,转变为面向更广阔的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全面建设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的新征程。

2003年,学校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资源整合。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此次合并显著增强了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领域的实力,优化了学科生态,形成了更为综合的学科布局,为学校从工科为主的学院向多科性大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面向。

进入新世纪后,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相继获批了多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汇聚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科研工作也从以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在气象信息技术、信号处理、环境监测、软件工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升。

2010年,学校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建高校,并入选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省部共建机制的确立,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平台和更有力的支持,使其能够继续巩固气象特色,同时强化信息学科优势,更好地融合两大领域,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经过数年的快速发展和扎实积累,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2015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这标志着学校圆满完成了从单科性学院到多科性大学的蜕变,办学层次、学科结构和综合实力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站上了全新的发展起点。

更名为大学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学校形成了以信息学科、大气学科和经管学科为三大支柱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多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学科,并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学校层次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在科研方面,学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气象现代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领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气象装备与工程等领域形成了显著的科研特色,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如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信息科技和气象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航空港、龙泉两个主要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它秉承“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校训精神,培养了十余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校友遍布气象、电子信息、统计金融、国防事业等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是一部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自我革新的奋斗史。它从单一的气象干部训练班起步,历经中等专业学校、单科性本科院校、多科性学院,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信息工程大学。每一次转型都精准地把握了国家需要和时代脉搏,其发展轨迹深刻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与时俱进、服务国家的使命与担当。

展望未来,立足新时代,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朝着建设开放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信息工程大学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2.3047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