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3118亩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人气值:909
- 招办电话:400-110-2882
- 官方网址:www.njust.edu.cn
- 电子邮箱:mail.njust.edu.cn
基本信息
南京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古都南京,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是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的炮兵工程系,历经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深厚的军工底蕴为其赋予了“献身”精神,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品格。
在学科建设方面,南京理工大学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全国评估中长期位居顶尖行列,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同时,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汇聚了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研实力是南京理工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光电信息、纳米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高能级科研平台,承担了大量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国家级科技奖励,科研经费和学术产出常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人才培养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秉承“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学校设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机器人竞赛等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毕业生以“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的特点深受国防军工系统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高水平。
校园文化与精神传承独具特色。作为源自“哈军工”的嫡系传人,南理工将“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军工精神深深融入血脉。校园内既有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也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文化生活。学校占地广阔,环境优美,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兵器博物馆,馆藏丰富,是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现代化的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公寓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世界众多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包括合作办学、学生交换、教师互访、联合科研在内的多形式、深层次的国际交流。积极招收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综上所述,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它既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兵器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面向未来,南京理工大学正朝着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继续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全部

奖助学金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以其深厚的军工底蕴和突出的工程教育特色闻名。对于广大考生及家庭而言,求学期间的经济负担是择校时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南理工构建了以“国家资助为主体、学校资助为补充、社会资助为延伸”的多维度、全过程的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学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并激励优秀学子追求卓越。
学杂费用明细
南京理工大学的学费实行政府定价,严格按照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普通本科专业的学费通常在每学年6000元至8000元人民币之间,其中文科类专业学费相对较低,理工科类专业因实验、实践教学成本较高,学费标准也相应略高。软件工程等部分热门专业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费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标准需以当年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为准。
除了学费,住宿费是另一项主要开支。学校为学生提供不同规格的宿舍,费用根据住宿条件(如是否配备独立卫生间、空调等)有所不同,一般在每学年1200元至1500元人民币之间。此外,学生还需预存教材费、医疗保险费等代收代缴费用,这部分费用通常为几百至一千元不等,多退少补。总体算来,一名普通本科学生一年的学杂总费用大致在一万元人民币上下,这在同类“双一流”高校中处于合理水平。
奖优:各类奖学金制度
南京理工大学设立了丰富多样的奖学金,旨在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全面或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其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级、校级和社会资助类三个层次。
国家层面最重磅的是“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在校生,本专科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获奖比例由教育部下达,是至高荣誉的体现。与之配套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则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金额为每生每年5000元。
校级奖学金是覆盖面最广的奖励形式。南京理工大学设有“校长奖章”、“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种奖项。“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学年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金从上千元至数千元不等,覆盖超过30%的学生,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主要手段。
此外,许多关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在南理工设立了社会奖学金,如“航天科工奖学金”、“兵工奖学金”等,这些奖项往往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奖励金额和评选标准各异,为不同专业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额外的奖励机会。
助困:完善的助学金体系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以校内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为两翼的助困体系,确保学生的基本求学需求。
“国家助学金”是助困体系的核心,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全国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学校根据学生具体困难情况分为2-3档进行发放,覆盖面较广。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认定后均可申请。
学校大力拓展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通过劳动获取报酬、锻炼能力。在校内各职能部门、实验室、图书馆等均设有固定或临时岗位,学生按小时获取酬劳。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更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
学校还设有“新生绿色通道”,允许暂时无法筹措足额学费和住宿费的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对于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的学生,学校还会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
国家助学贷款支持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学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也可入学后在学校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度为16000元,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才开始由学生自行偿还本息,还贷期限较长,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还款压力。
南京理工大学不仅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着莘莘学子,更以其完备、精准、人性化的“奖、助、贷、勤、补、免”多元混合资助体系,为学生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学校致力于让经济压力不再成为追逐梦想的阻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公平、安心的环境中,专注于学业与自身发展,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建议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仔细阅读随附的资助政策材料,并主动与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和申请相关资助项目。
展开全部

院校图册




南京理工大学交通路线指南
- 地铁2号线:途经孝陵卫站(3号口出,步行约400米至南京理工大学1号门)或下马坊站(4号口出,步行约400米至南京理工大学3号门)
- 5路公交车:途经南京理工大学站
- 9路公交车:途经南京理工大学站
- 36路公交车:直达南京理工大学站(从南京火车站可乘坐)
- 49路公交车:终点站为南京理工大学站
- 55路公交车:途经南京理工大学站
- 84路公交车:途经理工大站(从南京南站可乘坐)
- 121路公交车:途经南京理工大学站
- 142路公交车:途经南京理工大学站
- 315路公交车:途经南京理工大学站
- 310路公交车:途经孝陵卫站(从仙林地区可乘坐)
- 202路公交车:途经理工大站
- 地铁接驳公交:下马坊地铁站可换乘49路、36路、9路、202路、51路、142路、121路、84路、315路、55路、89路、5路、718路等公交车至南京理工大学

历年分数
地区 | 专业 | 年份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0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 张三 | 2024 | 前端工程师 | 2020-05-15 |
新生指南
亲爱的南京理工大学新同学们,欢迎你们!当你们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便与这所拥有深厚军工底蕴和强劲工科实力的“国防七子”之一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即将开启的四年大学生活,心中必定充满了期待与些许迷茫。这份新生指南,将作为你们的“校园生活说明书”,帮助你们更快地融入南理工的大家庭,顺利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初识南理工:我们的校园与环境
南京理工大学主要校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地处紫金山麓,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素有“森林大学”之美誉。校园面积广阔,主要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初来乍到,第一要务就是熟悉校园布局。建议大家在报到后的空闲时间,拉上新室友或同学,拿上一张校园地图(或直接使用手机导航),实地走一走第二教学楼、第四教学楼、图书馆、艺文馆、学术交流中心等主要建筑,摸清食堂、超市、快递点、校医院的位置。特别要找到你们未来四年上课最频繁的教学楼,避免第一节课就迷路的尴尬。南理工的校园文化是严谨而活泼的,既有军工院校的踏实学风,也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待你去探索。
安居乐业:宿舍生活全知道
宿舍是你们在大学里的家。南理工的宿舍区主要分为南区、北区和研苑区等,本科生宿舍多为四人间或五人间,上床下桌,配备空调、独立卫生间和阳台,基本生活设施齐全。宿舍楼内有公共洗衣房和开水房。生活用品如被褥、盆桶等可以到学校教育超市或周边大型超市购买,也可提前网购寄到学校快递点(地址务必填写准确)。与来自天南地北的室友相处是大学第一课,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制定好宿舍公约,保持公共区域卫生,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你们很快就能成为亲密无间的战友。切记遵守宿舍管理规定,勿使用违规电器,安全第一。
食在南理:舌尖上的美味之旅
“吃在南理工”绝非虚言!学校拥有多个食堂,如明苑美食广场、星苑美食广场、二三食堂等,堪称“别人家的食堂”。各大食堂菜品丰富、价格亲民,从各地的风味小吃到大江南北的特色菜系,从麻辣香锅到石锅拌饭,从早餐的包子豆浆到夜宵的小龙虾,应有尽有,足以满足你的味蕾。明苑和星苑美食广场环境现代,选择更多,是同学们聚餐的首选。除了食堂,学校周边孝陵卫一带也有众多餐馆和小吃街,是改善伙食的好去处。建议入学后多尝试几个食堂,找到自己的最爱窗口。
学海无涯:学习资源与学术导航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学习无疑是你们的核心任务。南理工的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馆藏资源极其丰富,是自习、查阅资料、备考的最佳场所。入学后一定要尽快了解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座位预约系统以及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大学的授课模式与高中迥异,更强调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除了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外,一定要善于利用老师的“office hour”去答疑解惑。学校的教务在线系统是关键,选课、查成绩、看课表都离不开它,务必熟悉其操作。南理工的学术氛围浓厚,多关注学院公告,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科技竞赛和“挑战杯”等活动,这将是你们提升能力、开阔视野的绝佳平台。
多彩生活:社团活动与学生组织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学问,更在于其广阔的舞台。南理工有百余个学生社团,涵盖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运动、公益实践等各个领域。无论你是热爱摇滚乐、钟情书画、擅长辩论,还是想学摄影、玩轮滑、做志愿者,总有一个社团适合你。参加社团是快速结交朋友、发展兴趣、锻炼组织能力的最佳途径。同时,校学生会、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也是施展才华的好地方。建议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精力,选择一两个社团或组织深入参与,切忌贪多。每年的“百团大战”社团招新活动场面火爆,千万不要错过。
便利出行:交通与周边生活
南理工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学校正门(2号门)和西门外就是公交枢纽,多路公交车可达市中心新街口、南京站、南京南站等主要地点。地铁2号线孝陵卫站紧邻3号门,是出行的首选,可以轻松抵达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等著名景点。校内主要有校园巴士“小蓝”穿梭于各区域,上课来不及或不想走路时非常方便。生活采购方面,学校教育超市、优购超市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大型购物则可乘坐地铁前往孝陵卫中心城、马群花园城等商业综合体。记住下载必备的手机APP,如“南京地铁”、“车来了”等,让出行更加便捷。
健康与安全:重要事项提醒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校校医院位于南区,日常小病可就近诊治,记得了解大学生医保的使用流程。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第一运动场、第二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设施齐全,欢迎随时去挥洒汗水。安全警钟需长鸣:务必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离开宿舍及时锁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任何涉及转账、索要验证码的电话短信都要警惕!),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遇到困难或心理困扰时,不要独自承受,积极向辅导员、班主任、同学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他们是你坚强的后盾。
开启你的无限可能
亲爱的2023级新同学,南京理工大学已经向你们敞开了怀抱。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有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有暂时的挫折。希望这份指南能助你平稳度过适应期。请记住,大学是一个发现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勇敢地去尝试一切新鲜事物,去学习,去探索,去结交挚友,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精彩故事。愿你在南理工的四年时光里,不负韶华,学有所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我们,紫金山下见!
展开全部

学杂费用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一所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以其深厚的军工底蕴和突出的工程教育特色闻名。对于广大考生及家庭而言,求学期间的经济负担是择校时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南理工构建了以“国家资助为主体、学校资助为补充、社会资助为延伸”的多维度、全过程的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学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并激励优秀学子追求卓越。
学杂费用明细
南京理工大学的学费实行政府定价,严格按照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普通本科专业的学费通常在每学年6000元至8000元人民币之间,其中文科类专业学费相对较低,理工科类专业因实验、实践教学成本较高,学费标准也相应略高。软件工程等部分热门专业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费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标准需以当年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为准。
除了学费,住宿费是另一项主要开支。学校为学生提供不同规格的宿舍,费用根据住宿条件(如是否配备独立卫生间、空调等)有所不同,一般在每学年1200元至1500元人民币之间。此外,学生还需预存教材费、医疗保险费等代收代缴费用,这部分费用通常为几百至一千元不等,多退少补。总体算来,一名普通本科学生一年的学杂总费用大致在一万元人民币上下,这在同类“双一流”高校中处于合理水平。
奖优:各类奖学金制度
南京理工大学设立了丰富多样的奖学金,旨在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全面或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其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级、校级和社会资助类三个层次。
国家层面最重磅的是“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在校生,本专科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获奖比例由教育部下达,是至高荣誉的体现。与之配套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则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金额为每生每年5000元。
校级奖学金是覆盖面最广的奖励形式。南京理工大学设有“校长奖章”、“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种奖项。“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学年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金从上千元至数千元不等,覆盖超过30%的学生,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主要手段。
此外,许多关心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在南理工设立了社会奖学金,如“航天科工奖学金”、“兵工奖学金”等,这些奖项往往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奖励金额和评选标准各异,为不同专业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额外的奖励机会。
助困:完善的助学金体系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以校内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为两翼的助困体系,确保学生的基本求学需求。
“国家助学金”是助困体系的核心,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全国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学校根据学生具体困难情况分为2-3档进行发放,覆盖面较广。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认定后均可申请。
学校大力拓展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通过劳动获取报酬、锻炼能力。在校内各职能部门、实验室、图书馆等均设有固定或临时岗位,学生按小时获取酬劳。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更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
学校还设有“新生绿色通道”,允许暂时无法筹措足额学费和住宿费的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对于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的学生,学校还会提供临时困难补助,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
国家助学贷款支持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学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也可入学后在学校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度为16000元,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才开始由学生自行偿还本息,还贷期限较长,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还款压力。
南京理工大学不仅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着莘莘学子,更以其完备、精准、人性化的“奖、助、贷、勤、补、免”多元混合资助体系,为学生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学校致力于让经济压力不再成为追逐梦想的阻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公平、安心的环境中,专注于学业与自身发展,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建议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仔细阅读随附的资助政策材料,并主动与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和申请相关资助项目。
展开全部

开设专业
就业方向












招生简章




















院校资讯
-
南京理工大学会计专硕分数线(南理工会计专硕线)
南京理工大学会计专硕(MPAcc)分数线作为考生择校的核心指标,其波动不仅反映院校选拔标准的变化,更与国家政策、报考热度、考试难度等多重因素紧密关联。从近年数据来看,南理工MPAcc分数线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2023年复试线跃升至245
-
南京理工大学2018录取分数线(南理工18录取线)
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多维度特征。从整体来看,该校在全国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当地一本线,且理科分数线普遍高于文科,反映出其理工科为主的学科优势对生源选拔的导向作用。例如,在江苏省,理科投档线为385分(省控线345分
-
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录取分数线2023(南理工山东23分数线)
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在山东省的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特征,整体录取最低分较2022年小幅波动,但专业间分差持续扩大。从普通类常规批来看,最低录取分为591分(对应省控线443分),较去年下降3分,但热门专业如兵器类、计算机类投档线均突破6
-
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南理工2022分数线)
2022年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省份差异化与学科波动性特征。从全国整体来看,该校在传统高考省份的物理类(原理科)平均录取分较2021年上升约3-5分,历史类(原文科)受新高考改革影响波动较大。江苏省内物理类最低录取分达到598分,
-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分数线(南理工机械工程研线)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研分数线作为反映学科竞争力和考生报考热度的核心指标,近年来呈现出多维度动态变化特征。从2019-2023年数据来看,该专业总分线年均增幅达8.2%,明显高于国家线增长水平,反映出学科实力与报考热度的双重提升。值得注意的
-
南京理工大学23年录取分数线(南理工23分数线)
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化与专业结构性调整特征。从全国整体来看,该校在传统高考省份的理工类最低录取分普遍较2022年上浮3-8分,文史类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其中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等王牌专业组投档线持续走高。在新高考改革
-
南京理工大学金融专硕分数线(南理工金专分数线)
南京理工大学金融专硕分数线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变化既反映了国内金融硕士考研整体竞争加剧的现状,也体现了学校学科建设与招生策略的调整。从2018年至2023年,该校金融专硕总分线从340分逐步攀升至365分,单科分数线中数学和英语要求尤
-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南理工研招分数线)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工信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考研人数持续攀升和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动态调整,该校分数线呈现多维度变化特征。从学科门类看,理工科类专业因学校优势学科集中,分数线长期处于高位
-
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分数线(南理工23录取线)
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区域化、专业化特征。从全国整体来看,该校理科录取最低分普遍高于文科,且在不同省份的分数线差异较大,反映出其学科优势与区域生源竞争的双重影响。例如,在传统高考省份,理科分数线集中在620-645分区间
-
南京理工大学2023考研分数线(南理工2023校线)
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特征,整体分数线较2022年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但学科间差异明显。据统计数据显示,学术型硕士总分线涨幅在5-15分区间,专业型硕士部分热门领域涨幅达20分;同时,单科分数线中英语和政治要求普遍上
-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分数线(南理工江阴录取线)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作为该校拓展办学空间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分数线走势既承载了校本部“双一流”高校的品牌溢价,又受到江阴市域教育资源格局、新兴产业需求及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多重影响。从2021年首届招生至今,该校区分数线呈现“高位企稳、结构性分
-
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录取分数线2023(南理工浙2023分数线)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工信部直属的“双一流”高校,其2023年在浙江省的录取分数线呈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区域竞争态势。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数据,该校普通类平行录取一段(物理类)最低分为638分,对应位次约1.2万名;历史类最低分为625分,位次约
-
南京理工大学广西录取分数线2023(南理工桂2023录取线)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工信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2023年在广西的录取分数线呈现出显著的学科分化与政策导向特征。从整体来看,物理类(原理工类)投档线较2022年波动上升,而历史类(原文史类)则因招生计划缩减呈现阈值抬升,反映出学校对优质生
-
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南理工2023研招线)
2023年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呈现多维度分化特征,整体延续了“双一流”高校的学科优势与竞争激烈态势。从全局看,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分数线形成明显梯度差异,工学学科保持高位稳定,部分特色学科(如兵器科学与技术)分数线显著高于国家线。
-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南京理工研考分数线)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工信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考研竞争加剧及学科评估结果的影响,该校分数线呈现动态调整趋势。从整体来看,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分数线差异显著,理工类专业普遍高于国家线1
-
南京理工大学数学考研分数线(南理工数考研线)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工信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数学专业考研分数线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反映了学科竞争力与考生需求的双向增长。从2019年至2023年,数学专业复试线(总分)从285分攀升至310分,单科线(英语、政治)从40分逐步提高
-
南京理工大学法硕分数线(南理工法硕录取线)
南京理工大学法硕分数线作为考生择校的核心参考指标,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与竞争加剧态势。作为"兵工七子"之一,该校法学学科虽未进入全国顶尖梯队,但依托理工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长三角地区形成独特竞争力。2018-2023年期间,法
-
南京理工大学历年分数线(南理工历年录取线)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历年录取分数线始终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从2018年至2023年的公开数据显示,该校在传统高考省份的理科录取线普遍高于省控线120-180分,文科录取线则呈现逐年小幅攀升趋势。
-
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0(南理工2020录取线)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工信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2020年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与学科分化特征。当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71万,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省份实施招生政策调整,叠加“强基计划”首次实施,使得录取数据产生结构性变化。从整
-
南京理工大学今年考研分数线(南理工23考研线)
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分数线呈现显著分化态势,整体总分线较国家线平均上浮15-20分,但学科间差异加剧。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该校今年学术型硕士总分线最高达345分(电子信息类),最低为280分(部分工学门类),专业学位硕士中电子信息、能源
-
南京理工大学2023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南理工23研线)
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呈现多维度分化特征,整体延续了“学科差异显著、头部专业竞争激烈”的特点。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学术型硕士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热门学科复试线高达330-350分,而部分基础学科如哲学、农学则维持国家
-
南京理工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南理工22录取线)
南京理工大学2022年录取分数线呈现显著的地域性差异与学科特色,其整体录取态势与国家“双一流”建设导向及考生报考偏好密切相关。从全国范围看,该校在传统高考省份(如江苏、山东)及新高考改革省份(如浙江、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均处于高位,理工类优势
-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分数线(南理工环工考研分数)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分数线近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变化规律与学科评估结果、报考热度及研究生招生政策调整密切相关。作为一所"双一流"高校,该校环境工程专业依托化工优势学科背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从近三年数据来看,学术型
-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考研分数线(南理工机械考研线)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工信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机械工程学科在兵器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显著特色。机械考研分数线长期处于高位,既反映学科实力,也受报考热度、招生计划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新工科”建设推进和机械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
校历介绍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NJUS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历经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的起源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1952年,中央军委决定筹建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设在哈尔滨,俗称“哈军工”)。1953年9月1日,哈军工正式成立,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建院之初,设有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兵五个工程系。其中,炮兵工程系便是南京理工大学最初的根基。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国防战略调整,1960年,中央军委决定将哈军工的部分系科迁出独立建院。同年7月,炮兵工程系迁至武汉,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次年,即1962年,学院又迁至南京孝陵卫200号原国民政府时期陆军炮兵学校旧址,由此开启了在南京的办学历史。这一时期,学校虽为军队建制,但已开始为国家的兵器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1966年4月,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定,学院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华东工程学院,转隶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这一转变意味着学校从一所纯军事院校转变为面向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服务的理工科大学,但其服务于国防现代化的核心使命未曾改变。在随后的岁月里,尽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在艰难中仍得以延续。
改革开放后,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为适应学科拓展和综合发展的需要,1984年,学校更名为华东工学院。在此期间,学校在保持兵器科学与技术传统优势的同时,大力向民用领域拓展,增设了机械、电子、光学、化学、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一大批新学科,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1993年2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新校名更加清晰地标定了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学术属性,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阶段。更名后,学校相继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995年)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1年),获得了国家层面的重点支持。
进入21世纪,南京理工大学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持续保持国内顶尖水平,在火炮、弹药、引信、烟火、防护等领域的研究代表了国家水平。同时,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实力雄厚,特色鲜明。
在科研方面,南京理工大学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等。在先进发射、光电信息、纳米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众多科技奖励。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南京理工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致力于培养“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多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教学团队。毕业生以其“忠诚、博学、创新、卓越”的品质深受社会欢迎,尤其是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
校园文化与精神传承是南理工人的宝贵财富。“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训激励着一代代师生砥砺前行。源自“哈军工”的红色基因和军工精神,铸就了南理工人爱国奉献、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独特气质。校园内标志性的兵器博物馆、时间广场、二道门等建筑,无声地诉说着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特色。
在国际化方面,学校积极拓展全球视野,与世界各地百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师生交流、合作科研和联合办学项目。学校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前来求学,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为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面向未来,学校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稳步迈进,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贡献“南理工智慧”和“南理工力量”。
纵观南京理工大学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它始终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从北国冰城到金陵古都,从军事工程学院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名称、隶属虽几经变更,但血脉中流淌的军工精神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始终未变。它既是一所因国防而生、依军工而强的特色大学,也是一所开放包容、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画卷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