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卫生学校

焦作护理学校李小超(焦作护理李小超)

焦作护理学校李小超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教学实践与创新成果在医疗护理教育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他通过构建“理论-实训-临床”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将传统护理课程与现代医疗技术深度融合,培养出大批适应基层医疗需求的专业人才。其主导开发的虚拟仿真护理实训平台,填补了区域性护理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空白,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形成“教学-服务-反馈”的良性循环。近年来,李小超团队在核心期刊发表的12篇教学改革论文中,有9篇聚焦于护理技能标准化与临床思维培养,相关成果被多所职业院校采纳应用。

一、个人背景与职业发展路径

李小超自2008年进入焦作护理学校以来,历经教师、教研室主任、副校长等岗位,逐步形成“产教融合”的特色办学理念。其职业轨迹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程高度同步,尤其在2015年国家启动“健康中国”战略后,他主导的护理专业群建设获得省级财政专项支持。

时间节点职务变迁标志性事件
2008-2012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开发《急救护理》校本教材
2013-2016实训中心主任建成省内首个虚拟静脉穿刺训练系统
2017-至今副校长兼教学督导推动“1+X”证书试点工作

二、教学创新成果与数据支撑

通过引入智能化教学设备与临床案例数据库,李小超团队将护理专业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提升至92.3%,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其主持的《基于VR技术的护患沟通实训课程》获教育部创新奖,相关教学资源在黄河科技学院等6所院校推广使用。

创新项目实施时间量化成效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2018-2020实训耗材成本降低67%
OSCE考核体系2019-至今临床思维评分提升41%
社区护理实践基地2021-至今服务周边居民超3000人次

三、跨平台影响力对比分析

相较于同类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李小超在学术产出与行业转化方面呈现差异化特征。其研究重点集中在教学工具开发与课程体系重构,而非单纯的理论研究,这种定位使其成果更具实践推广价值。

对比维度李小超团队A职业技术学院B卫生职业学院
专利授权量8项实用新型12项发明专利5项外观设计
校企合作单位15家三甲医院8家医药企业20家养老机构
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未获奖

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李小超牵头组建的“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团”累计开展健康普查活动236场,覆盖焦作市78个社区。团队研发的《老年慢性病居家护理手册》被市卫健委列为基层医护人员培训教材,其主导的“急救知识进校园”项目已覆盖12所中小学,培训师生达1.2万人次。

服务项目实施周期社会效益指标
乡村医生培训计划2016-2022培训478名村医
母婴护理公益课堂2019-至今惠及孕产妇1560人
急救技能普及工程2020-至今取证市民3850人

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李小超带领焦作护理学校形成“立足本地、辐射中原”的办学格局。其倡导的“岗位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缩短了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使该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未来随着智慧医疗技术的发展,如何在护理教育中融入人工智能辅助诊疗、远程监护等新兴内容,将成为其团队需要突破的新方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4699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