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护理职业技术学校(江西护理职技校)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专注于培养医疗护理及相关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以“厚德尚能、精医笃行”为校训,依托行业资源优势,构建了以护理专业为核心,康复技术、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多专业协同发展的办学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形成“院校-医院-企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毕业生执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省内领先的护理实训中心、模拟病房、急救实训室等教学场所,并与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高水平实习平台。
学校概况与核心优势
江西省护理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0年,前身为江西省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18年更名为现名。作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占地面积210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设有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等教学单位。现有在校生规模达8000人,教职工45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
学校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专业集群高度契合区域医疗行业需求,护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二是实训条件对标临床岗位标准,配备智能化模拟人、虚拟静脉穿刺系统等先进设备;三是与省内90%以上三级医院建立人才输送通道,形成“订单式培养”机制。
核心指标 | 数据详情 |
---|---|
办学性质 | 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
主管部门 |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重点专业 | 护理、康复技术、药剂 |
实训基地数量 | 8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
合作医院数量 | 56家(含12家三甲医院) |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双核驱动”专业体系,以护理专业为核心,药学、康复技术专业为拓展方向。护理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将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采用“三阶段递进”模式:一年级夯实医学基础,二年级强化专业技能,三年级开展顶岗实习。
特色课程包括《临床护理实务》《急救护理技术》《康复评定技术》等,其中《基础护理技术》获批省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占比达60%,通过“理实一体”“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护理 | 人体解剖学、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康复技术 | 运动疗法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 | 康复治疗士证书 |
药剂 | 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品调剂技术 | 药师资格证书 |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名师引领计划”,通过医疗机构引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占40%,副高以上职称占32%。聘请江西省立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的56名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指导。
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12个,其中“静脉穿刺虚拟训练系统”累计使用量突破10万人次。校企共建教材28部,包括《急诊护理工作指南》《医院感染防控手册》等岗位实操手册。
类别 | 数量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320人 | 71% |
兼职教师 | 130人 | 29% |
高级职称教师 | 160人 | 35% |
“双师型”教师 | 270人 | 60% |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建立“全程化”职业指导体系,从新生入学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三阶段开展专项就业培训。近五年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为87.3%,高于全省中职卫校平均水平。就业方向覆盖省内各级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康养机构,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单位。
典型就业案例包括:2022届护理专业王某被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录用;2021届康复技术专业李某成为江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骨干治疗师。学校连续三年获评“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年份 | 毕业生人数 | 护士执业资格通过率 | 对口就业率 |
---|---|---|---|
2020 | 1520人 | 85.6% | 92.3% |
2021 | 1680人 | 88.2% | 93.5% |
2022 | 1850人 | 87.8% | 94.1% |
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江西省护理职业技术学校已形成鲜明的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未来,学校计划进一步拓展智慧养老、中医康复等新兴专业方向,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医疗机构的人才协作,力争建设成为全国一流护理职业院校。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47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