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卫生学校

九江卫校李予婧(李予婧-九江卫校)

九江卫校李予婧(李予婧-九江卫校)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职业生涯与教学实践深刻体现了我国基层医学教育的发展脉络。她以护理专业为核心,构建了“理论+实训+人文关怀”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尤其在临床技能培养方面形成特色。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标准化病人(SP)考核等创新手段,其团队将传统护理课程合格率从78%提升至92%,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五年位列全省前列。在行业服务层面,她主导开发的“社区急救能力培训模块”已覆盖九江市12个县区,累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超4000人次。其教育理念不仅局限于校内教学,更通过“校-院-企”联动机制推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例如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的“老年照护实训基地”,年均服务患者家庭300余例。

教育背景与早期经历

李予婧于200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护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后进入九江卫校任教,次年考取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其职业起点恰逢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初期,她率先提出“岗位导向型课程重构”方案,将原护理课程中的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科目拆分为128个标准化教学单元,并与九江市三甲医院共建临床技能考核标准。

年份教学改革措施实施效果
2005-2008开发虚拟静脉穿刺训练系统学生操作失误率下降67%
2009-2012建立OSCE考核中心临床思维评分提高42%
2013-2016推行“1+X”证书制度双证获取率达89%

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在学术研究领域,李予婧团队近五年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其中“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研究成果呈现两大特征:一是聚焦基层医疗痛点,如针对农村高血压管理开发的“云端血压追踪系统”已在3个乡镇卫生院试点;二是注重跨学科融合,与信息工程团队合作的“VR手术模拟训练平台”被纳入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科研项目技术特征应用场景
智能药盒管理系统物联网+人脸识别老年患者居家护理
社区急救响应算法大数据分析+LBS定位120急救网络优化
康复训练评估模型AI动作捕捉+肌电检测脑卒中后遗症治疗

行业影响力与区域贡献

作为九江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李予婧推动建立了“赣北地区护理人才库”,实现区域内32家医疗机构的人才共享。其主导制定的《基层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操作手册》被省卫健委列为规范文件,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校-院”深度合作模式,她带领团队为九江市培养了87%的基层护理骨干,其中46%的人员在乡镇卫生院担任科室负责人。

合作项目参与单位社会效益
乡村全科医生培训计划卫健委+12家乡镇医院年培训量突破2000人
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制定民政局+8家养老机构服务覆盖率提升35%
急救知识普及工程红十字会+56所中小学应急救护普及率达82%

通过持续十五年的教育实践与行业深耕,李予婧构建了“教学-科研-服务”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其团队开发的“智慧护理实训平台”已迭代至3.0版本,集成AR技术与5G远程指导功能,正在向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广。在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方面,她倡导的“院校-医院-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有效缓解了基层护理人才短缺问题,使九江市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从12%提升至37%。未来其工作重点将转向老年照护标准体系建设与康养产业人才培养,这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延伸。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545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