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原广西卫生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所公办卫生健康类高等职业院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南宁卫生学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更名为现名。学校以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为核心使命,开设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等20余个专业,覆盖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作为区域性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与全区近千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尤其在基层医疗岗位占比超过70%,为广西乡村振兴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三次重大转型:1958年建校初期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1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逐步形成“以健康服务为特色,医、药、护、技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当前,学院定位为“区域卫生健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重点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健康产业。
发展阶段 | 时间 | 核心事件 | 办学层次 |
---|---|---|---|
初创期 | 1958-1995 | 南宁卫生学校成立,开设护理、助产专业 | 中等职业教育 |
提升期 | 1996-2013 | 获评国家级重点中专,增设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 | 中职+成人大专 |
跨越期 | 2014至今 | 升格高职院校,新增健康管理等高职专业 | 高职教育 |
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了“健康服务+”专业集群,其中护理、药学为自治区级优势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岗课赛证”融合模式,与执业资格标准对接,近三年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2%,位居广西同类院校前列。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就业方向 | 校企合作单位 |
---|---|---|---|
护理类 | 护理、助产 | 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药学类 | 药学、中药学 | 药店、制药企业、药品监管 | 桂林三金药业、国药控股广西公司 |
医学技术类 | 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 | 检验科、康复中心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江滨医院 |
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8%。建有模拟病房、急救实训中心等26个校内实训基地,并与全区89家二级以上医院共建实习教学点。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率达100%,建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课程15门。
指标类型 | 2020年 | 2023年 | 增长率 |
---|---|---|---|
专任教师总数 | 320人 | 380人 | 18.75%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 30% | 35% | 5个百分点 |
实训设备总值 | 8500万元 | 1.2亿元 | 41.18% |
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院实施“一村一医”定向培养计划,累计为贫困县输送医学生1200余名。近三年毕业生进入乡镇卫生院比例达65%,其中40%担任科室骨干。社会服务方面,年均开展基层医疗人员培训超5000人次,参与全民健康促进活动200余场,研发的中药民族药制剂惠及10万余人次。
项目类型 | 2021年 | 2023年 | 增幅 |
---|---|---|---|
基层定向招生 | 320人 | 450人 | 40.6% |
技术技能培训 | 4200人次 | 5600人次 | 33.3% |
健康科普活动 | 180场 | 220场 | 22.2% |
广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其“校院协同育人”机制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民族地区卫生健康职业教育中具有示范意义。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学院正逐步向“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新型高职院校转型,未来有望在智慧医疗、康养服务等新兴领域形成新的专业增长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5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