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卫生学校

毕节地区卫生学校(毕节卫生学校)

毕节地区卫生学校(简称“毕节卫生学校”)作为贵州省毕节市唯一一所公立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始终承担着为乌蒙山区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学校历经多次改制与扩建,现已形成以护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为核心的教育体系,累计输送逾万名毕业生,成为区域基层医疗人才的重要供给基地。其办学定位紧密围绕“服务地方、扎根基层”,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模式,有效缓解了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短缺问题。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与资金投入,学校在实训设备更新、师资高端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对接国家健康扶贫政策与产业升级需求。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毕节卫生学校前身为毕节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66年因文革停办,1973年复办并更名为“毕节地区卫生学校”。2015年整体迁入毕节市金海湖新区,校园面积扩展至120亩,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学校现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护理、助产、农村医学等8个专业,其中护理专业被列为“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发展影响
1958年建校,初设医士、护士专业奠定基础医学教育框架
1973年复办并更名,恢复招生重启人才培养,服务三线建设
2015年迁入新校区,扩容硬件设施提升教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
2020年获批“1+X”证书试点单位推进职教改革,强化技能认证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以护理专业为核心,药学、医学技术类专业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格局。护理专业占比达60%,其余专业覆盖临床医学、康复治疗等领域。课程设置采用“理论+实训”双轨制,实践课时占比40%,并与乡镇卫生院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就业方向
护理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机构
药剂药理学、药物化学、调剂技术药店、药企生产岗位
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生化检验技术县级医院检验科
农村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概论村卫生室、健康扶贫项目

师资结构与科研能力

截至2023年,学校共有教职工216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高级职称占比3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仅占18%。尽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5%,但高学历人才短缺制约了科研发展。近年承担市级课题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要集中在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指标类型毕节卫生学校贵州省其他卫校均值
师生比1:171:15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41%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12%8%
年均科研经费(万元)4578

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近三年平均毕业率94%,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定在75%左右,高于贵州省中职卫校平均水平(68%)。毕业生主要流向本市及周边区县基层医疗机构,留黔就业率达91%。2022年与贵阳市6家三甲医院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实现精准就业。

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学校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生源质量受本科扩招冲击,二是智能化医疗设备普及倒逼教学改革。对此,学校计划通过“东西部协作”引入东部优质资源,联合贵州医科大学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同时筹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以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毕节卫生学校的发展轨迹折射出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在资源约束中坚守公益属性,在区域需求牵引下探索特色路径。未来需进一步平衡规模扩张与内涵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深化、师资结构优化,增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可持续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weisheng/1651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