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内江师范学校有哪些(内江师范学校概况)

内江师范学校有哪些?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坐落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内江市。学校以师范教育为特色,涵盖文、理、工、管、法、艺等多学科领域,现有19个二级学院、63个本科专业及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作为川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基地,该校在教育学、文学、理学等学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积极推进应用型转型,形成“师范+非师”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校园占地约1000亩,拥有范长江校区和高桥校区两大核心教学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8万人左右,生源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内	江师范学校有哪些

从区域定位来看,内江师范学院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地,与成都、重庆两大核心城市均形成2小时交通圈,地理优势显著。学校深度融入地方产业发展,与内江市政府共建“甜城创新驱动博士后工作站”,并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在师范教育领域,其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等专业通过教育部三级认证,毕业生在川南地区基础教育系统认可度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近年加大理工科投入,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前沿专业,逐步突破传统师范院校学科结构单一的局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内江师范学院发轫于1956年成立的内江师范专科学校,历经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78年)、内江师范学院(1999年)等发展阶段,2000年整体迁入新校区开启本科教育新篇章。作为四川省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学校明确“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目标,形成“扎根地方、服务基础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办学特色。

项目内江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西华师范大学
建校时间1956年1952年1946年
办学层次本科(17个硕士点)本科(15个硕士点)本科(26个硕士点)
定位关键词应用型、师范特色、区域服务基础教育文理学科、教师教育综合性师范大学、省属重点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学校构建以教育学为核心,文学、理学为基础,工学、管理学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省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汉语文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3个。2023年新增数字经济、智慧林业等交叉学科专业,推动传统师范向“新师范+新工科”转型。

指标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
硕士点数量171319
国家级特色专业212
省级一流专业占比63%54%72%
工科专业占比28%22%35%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实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实力

截至2023年,学校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2%,博士学位教师达38%,引进“天府青城计划”特聘专家12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项。建有“数值仿真”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沱江流域乡村振兴”社科研究基地,在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科研特色。

核心指标内江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阿坝师范学院
正高级职称教师占比29%21%18%
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8%27%12%
年度科研经费(万元)1.2亿8000万3000万
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数531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实施“大思政+专业教育”融合培养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其中83%进入基础教育领域。2023年数据显示,师范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1%,考研上线率18%,在川南地区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与内江市第一中学、万达集团等建立236个实践基地,推行“双导师制”培养。

  • 2023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教育行业68%、信息技术12%、制造业8%
  • 重点就业单位:内江市教育局直属学校(35%)、成都七中初中学校(12%)、腾讯成都分公司(6%)
  • 典型升学院校:西南大学(22人)、四川农业大学(18人)、西华师范大学(15人)

五、校园设施与智慧校园建设

校园设施与智慧校园建设

学校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值达2.8亿元。建有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智慧教室128间,图书馆纸质藏书180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45个。2022年完成5G校园网络全覆盖,开发“范长江”APP集成教务管理、图书借阅等30余项功能,实现“一网通办”。

设施类型内江师范学院攀枝花学院成都工业学院
校园面积(亩)15001200800
实验室总面积(㎡)85,00062,00058,000
智慧教室占比45%38%60%
生均图书(册)857865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

学校与泰国清迈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等12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2+2”双学位项目。设有“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学院,年均接收留学生120人。2023年启动“中泰数字经济人才联合培养计划”,与华为共建“丝路学院”实训基地,国际化课程占比提升至15%。

  • 主要合作院校:泰国清迈大学(教育学)、韩国又石大学(工学)、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
  • 留学生来源国:泰国(42%)、老挝(25%)、巴基斯坦(18%)
  • 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德智能制造实验室、中马热带生态研究中心

七、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依托“沱江学者”计划,学校专家团队参与内江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近三年完成横向课题147项,为地方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9项。深挖“大千文化”“范长江新闻精神”内涵,建设长江文化数字展馆,开发《张大千艺术鉴赏》等通识课程,年均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30余场。

服务领域内江师范学院宜宾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
年横向课题经费(万元)320025004500
技术交易平台成果数68项52项95项
非遗传承项目数1285
地方政策咨询报告采纳量23份17份35份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学校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持续提高,需加强课程体系重构;二是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待强化,高端科研平台不足;三是川南地区人口外流导致优质生源竞争加剧。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新机遇,学校正筹建“长江上游教育发展研究院”,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有望在区域教育生态中占据更重要地位。

未来五年,内江师范学院计划投入5亿元用于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基地升级,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智慧农业等新兴交叉学科。随着内江新城文旅产业崛起,学校文旅学院、美术学院将深度参与城市IP打造,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赋能。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该校“师范教育+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将成为破局关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54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