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安市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师范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其发展历程与区域教育需求紧密相连。学校前身可追溯至20世纪初的简易师范学堂,历经多次合并与转型,现已形成以师范教育为优势、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作为广安市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该校长期承担着为川东北地区输送优质教师资源的使命,尤其在乡村教师培养方面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职业教育改革号召,推进“师范+技能”双轮驱动模式,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逐步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拓展。
从硬件设施来看,学校占地面积约200亩,拥有现代化教学楼、实训中心及艺术体育馆等核心建筑,教学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建有省级示范性幼师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方面,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形成了“理论+实践”复合型教学团队。专业布局上,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核心,延伸至计算机应用、艺术设计等新兴领域,构建了“师范教育为体,职业技能为翼”的生态化课程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近年通过“校地合作”“订单培养”等模式,与周边20余所中小学建立深度联动机制,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教师编制缩减趋势,学校面临生源质量波动与转型压力并存的挑战。如何在坚守师范本色与拓展多元路径之间寻求平衡,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四川广安市师范学校的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3-1949年的初创期以培养私塾先生为主;1950-2000年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发展为规范化中等师范学校;2001年至今经历专科层次转型探索,形成“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双轨并行模式。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重心 |
---|---|---|
1903-1949 | 简易师范学堂成立 | 基础文理教育 |
1950-1999 | 并入地区师范学校 | 标准化师资培养 |
2000-2020 | 增设非师范专业 | 多元化技能教育 |
二、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12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设置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架构,师范类专业强调“三笔一话”基本功训练,非师范专业推行“1+X”证书制度。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
师范教育类 | 学前教育 | 幼儿心理学、五大领域教学法 |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应用 | 网络搭建、图形图像处理 |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 |
艺术设计类 | 美术设计与制作 | 装饰画、3D建模基础 | 数字艺术设计师 |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呈现“金字塔型”结构,正高级职称教师占比18%,硕士研究生学历达45%。近三年累计开展教学改革项目27项,开发校本教材14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职称等级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正高级 | 27 | 18% | 省级精品课《小学语文教学法》 |
副高级 | 55 | 37% | 市级师德标兵工作室 |
中级及以下 | 68 | 45% | 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
四、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校-企-校”三元培养体系,与56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行“1年基础+1年专项+1年顶岗”分段培养模式。近五年毕业生获得省级技能大赛奖项42人次,就业单位覆盖教育、IT、文创等领域。
年份 | 毕业生总数 | 对口就业率 | 升学率 |
---|---|---|---|
2019 | 432 | 89% | 12% |
2020 | 517 | 91% | 9% |
2021 | 605 | 93% | 7% |
五、校园设施与信息化建设
校区规划遵循“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分布局,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智慧教室等数字化场所,图书资源总量达30万册,其中专业数据库覆盖率提升至65%。
设施类型 | 数量 | 技术标准 | 使用率 |
---|---|---|---|
专业实训室 | 24 | 省级II类标准 | 92% |
多媒体教室 | 115 | 智能交互系统 | 85% |
数字资源库 | 18个 | 云端共享平台 | 78% |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超3000人次,承接地方政府委托的乡村振兴项目12项。通过“名师工作坊”“送教下乡”等形式,辐射带动周边6个区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服务项目 | 年度规模 | 受益对象 | 社会效益 |
---|---|---|---|
国培计划实施 | 1500人次/年 | 乡村教师 | 教学能力提升率83% |
社区教育讲座 | 84场/年 | 城乡居民 | 文化素养达标率提高27% |
校企合作研发 | 9个项目 | 中小微企业 | 技术转化收益超200万元 |
七、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师范生招录计划缩减导致传统优势弱化;二是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存在时滞;三是县域职教吸引力下降引发生源竞争加剧。对此,学校提出“三步走”战略:重构“大师范”课程矩阵、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
八、未来展望与战略目标
根据《广安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学校拟在2025年前完成三大任务:创建省级“双优”中职学校、建成川东北教师教育联盟、实现“三教”改革全覆盖。中长期规划包括申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打造“红色文化+师范精神”特色品牌。
四川广安市师范学校在百年积淀中形成了“扎根基层、服务教育”的办学传统,其发展轨迹始终与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师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学校成功实现了从单一师范教育向综合性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未来需在保持师范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产教对接渠道,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以应对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作为川东北地区基础教育人才供给的重要支点,该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发展经验对同类中职学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