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四川幼儿师范(川幼师教育)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四川幼师”)是西南地区唯一以培养幼儿教师为核心职能的公办高等专科院校。学校扎根学前教育领域65年,形成“师范性、幼教性、开放性”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构建了涵盖师范教育、艺术教育、健康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23年,学校拥有成都、绵阳双校区,在校生规模突破8000人,毕业生遍布全国28个省市,累计为基层幼儿园输送4万余名骨干教师,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四	川幼儿师范

一、历史沿革与定位变迁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油幼儿师范学校,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高校,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验收。现为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承担着“学前教育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职责。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战略定位
1958-1999年中等师范教育阶段服务四川省基础文盲扫盲工作
2000-2008年转型探索期开展五年制大专教育试点
2009-2019年专科建设期打造西部幼教人才高地
2020年至今职教本科试点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育基地

二、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构建“一体两翼”专业群,以学前教育为主体,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为左翼,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为右翼。现有省级重点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5个,形成覆盖0-6岁全学段的人才培养矩阵。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省级认证情况就业对口率
师范教育类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94.7%
艺术教育类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88.3%
健康管理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1+X证书试点专业81.2%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双百工程”引进计划,构建“教授+园长+能工巧匠”三维师资结构。截至2023年,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双师型教师比例连续五年超过75%,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团队。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成果
教授/副教授186人41%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幼儿园一线专家68人16%开发实训课程23门
博士/硕士324人78%出版专著47部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推行“校-园-企”三元协同育人机制,与省内200余所示范幼儿园建立“订单式”培养关系。首创“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第1-2学期校内仿真实训,第3-4学期跟岗见习,第5-6学期顶岗实习。

  • 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3个,配备智能保育机器人等先进设备
  • 开发《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置》等特色课程资源包
  • 实施“1+X”证书制度,幼儿照护证书考取率达91%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承担市厅级以上课题187项,其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建成川渝幼教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智慧幼儿园管理系统”在云贵川三省推广使用。

六、国际化发展路径

与泰国清迈大学、马来西亚北方大学建立联合培养项目,开发“中文+学前教育”国际课程标准。2022年招收老挝、柬埔寨等国留学生47人,承办“一带一路”幼教论坛3届,输出中国幼教标准。

七、就业质量追踪

2023届毕业生进入公办幼儿园比例达68.5%,较五年前提升19个百分点。薪酬调查显示,入职三年内平均薪资增长至4800元/月,职业晋升周期缩短至5-7年,较全国幼教行业平均水平快1.5倍。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年均增长15%,导致生师比升至18:1;二是县级以下幼儿园人才流失率仍达23%;三是托育服务专业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对此,学校启动“提质培优”计划,拟新增婴幼儿健康干预、学前特殊教育等前沿专业方向。

作为西南地区幼教人才培养的重镇,四川幼师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巩固其在西部幼教领域的引领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633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