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幼师徐珍珍作为基层幼儿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教学实践与创新成果在区域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她以“生活化教育”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融合本土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系统性课程体系,近五年累计开发特色课程模块23项,覆盖超1500名幼儿。其独创的“五感联动”教学模式在德阳市幼教系统推广率达78%,相关教学案例被收录至省级教育资源库。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她主导的“青蓝工程”培养出市级骨干教师9人,其主持的省级课题《乡土资源在幼儿美育中的实践研究》获教育厅专项资金支持。徐珍珍的教学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优良率达92%),更通过家长学校、社区联动等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其“家园共育”模式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
教学创新实践对比分析
创新维度 | 徐珍珍实践 | 传统模式 | 区域平均水平 |
---|---|---|---|
课程载体 | 乡土材料利用率83% | 标准化教材使用率95% | 67% |
技术融合 | AR互动课程占比40% | 多媒体使用率15% | 25% |
评价体系 | 过程性评价权重70% | 结果性评价权重85% | 60% |
课程体系构建成效
核心指标 | 实施前(2018) | 实施后(2023) | 增幅 |
---|---|---|---|
课程资源本土化率 | 12% | 68% | 450% |
跨学科整合课程 | 0项 | 15项 | - |
家长参与度 | 35% | 89% | 154% |
专业发展路径对比
成长阶段 | 徐珍珍 | 普通教师 | 卓越教师标准 |
---|---|---|---|
教龄 | 14年 | 8-12年 | ≥10年 |
课题主持 | 省级2项 | 区级1项 | 市级≥1项 |
辐射带动 | 培养骨干23人 | 指导新人3-5人 | 区级≥10人 |
在教学策略创新层面,徐珍珍构建的“三维情境教学法”突破传统课堂边界,通过真实场景模拟(如市集购物、节气农事)使幼儿认知效率提升40%。其研发的《罗江豆豉制作》食育课程,将化学发酵原理转化为儿童可操作的实验项目,配套开发的嗅觉感知教具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对比数据显示,实验班级在科学探究能力测评中得分超出对照班27.6%,差异显著(p<0.01)。
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徐珍珍创立的“微格教研”模式成效显著。通过将40分钟教研拆解为5分钟微案例研讨,配合视频回溯系统,使教师反思深度提升3倍。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其工作室成员论文发表量占全校68%,教学竞赛获奖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形成明显的“雁阵效应”。
家园共育体系构建是另一突出亮点。徐珍珍设计的“成长档案云平台”实现家庭育儿数据数字化,家长日均参与互动时长从12分钟增至45分钟。配套开发的亲子游戏资源包涵盖6大类72个项目,使隔代教养家庭科学育儿知晓率从31%提升至82%。这种教育生态重构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专项调研肯定。
在教育科研转化方面,徐珍珍团队完成的《川北民间游戏课程开发研究》形成物化成果13项,其中可升降式户外游戏器械获省教育厅装备处采购。其构建的“幼师-家长-工匠”协同研发机制,使地方非遗项目入园率从17%提升至63%,相关经验被写入《四川省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指南》。
教学成果辐射范围
辐射类型 | 省内 | 市内 | 本校 |
---|---|---|---|
公开课示范 | 9市23场 | 6区15场 | 每学期8场 |
师资培训 | 860人次 | 320人次 | 全员覆盖 |
课程资源输出 | 17所幼儿园 | 42所联盟校 | - |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挑战,徐珍珍率先搭建“智慧幼教”平台,整合物联网设备采集幼儿行为数据12类,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使个性化教育覆盖率提升至85%。其主持的《基于大数据的幼儿发展评估模型构建》项目,已建立包含200个关键指标的评价体系,评估信度达到0.8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徐珍珍推动建立“城乡园际共同体”,通过双师课堂、资源漂流等形式,使薄弱园所优质课获得率从18%提升至65%。其设计的教师流动指导手册被纳入省“国培计划”资源包,相关实践成果获全国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徐珍珍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形成特色品牌。创建的“小小非遗传承人”项目已孵化川剧脸谱绘制、蓬蒿傀儡制作等8个工作坊,幼儿作品在省级民俗博览会展出37件。这种文化浸润教育使实验班幼儿传统文化认知测试优秀率达91%,远超对照组的43%。
持续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挑战领域 | 现存问题 | 解决进度 | 预期目标 |
---|---|---|---|
技术应用 | 老年教师数字化适应困难 | 75%完成基础培训 | 2025年全员认证 |
课程深化 | 乡土课程系统化不足 | 完成6个主题框架 | 建成完整课程链 |
评价改革 | 过程性评价标准化缺失 | 试行校本评价量表 | 全省推广使用 |
站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徐珍珍正引领团队向“全息化幼教生态系统”迈进。其规划中的“未来幼儿园”项目拟融合AI情感识别、脑科学研究成果,构建更为精准的教育响应机制。在最近召开的德阳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其提出的《县域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建议》已被纳入市政府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预示着其教育理想将产生更深远的社会效益。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