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遂宁师范学校历史(遂宁师范沿革)

遂宁师范学校作为川中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要摇篮,其发展历程深刻映射了中国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变革轨迹。自1934年建校以来,这所承载着"师范报国"使命的学府历经抗战烽火、院系调整、改制转型等重大历史节点,始终以培养基层教育人才为核心目标。在八十余年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全人教育"理念与"服务乡梓"的办学传统,其"三迁校址不断学脉"的坚守精神,成为研究西南地区师范教育史的重要案例。通过梳理校史档案可见,该校在战时期保留文化火种、建国初期支撑文教建设、改革开放后探索师范特色发展路径等方面均具有典型意义,其发展轨迹既体现区域教育生态的演变特征,亦折射出中国师范教育体系的时代转型。

遂	宁师范学校历史

一、历史沿革与时代定位

遂宁师范学校始创于1934年,前身为四川省立遂宁师范学校,系国民政府为推进"新生活运动"在川北地区设立的五所省立师范之一。建校初期设简师部与中师部,实施"四年一贯制"师范教育,首任校长王用九提出"明德启智"校训,确立培养"乡村教育中坚"的办学宗旨。

时期校名校长备注
1934-1938四川省立遂宁师范学校王用九首期招生120人
1939-1945国立第十五中学师范部李仲珩战时迁址蓬溪县
1946-1950川北遂宁师范学校张文澄恢复独立办学

二、抗战时期的文化坚守

1939年日军进犯川北,学校奉命西迁至蓬溪县赤城山,与国立第十五中学合并办学。在物资匮乏条件下,师生自建茅舍教室,坚持"晨读经典、午习教法、夜研时局"的教学制度。此期间培养出以陈克勤为代表的抗日宣传骨干,其组织的"流动教学队"深入周边7县开展识字教育,被《新华日报》誉为"战火中的文化灯塔"。

年份在校学生数教职工数办学条件
1942386人27人图书3000册,仪器57件
1944462人35人新建校舍12间

三、院系调整与专业重构

1952年院校调整期间,学校音乐、美术科并入南充艺师,保留师范教育主体。1958年增设幼师专业,形成"普师+幼师"双轨制培养模式。此阶段建立"三三制"教学体系:三年级分科强化语文/数学教学能力,开创"教材教法研究室"特色机构。

  • 1956年首次开展"教育见习周",组织学生赴农村小学实践教学
  • 1960年成立"农业常识教研组",开发乡土教材
  • 1965年推行"半农半读"学制,设农业生产实践课程

四、改革开放后的跨越发展

1985年学校率先试行校长负责制,建立"三级督导"质量监控体系。1993年通过中师标准化建设验收,建成微机室、语音实验室等现代化设施。此时期形成"四个一"培养工程:一口标准普通话、一手规范板书、一项文体特长、一篇教研论文。

指标197819851995
校园面积32亩58亩96亩
藏书量1.2万册3.5万册8.7万册
教学班12个18个24个

五、世纪之交的改制转型

2003年响应师范教育结构调整政策,挂靠遂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启"3+2"五年制大专培养模式。2012年增设学前教育高职专业,形成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师范教育体系。此阶段创新"双导师制":理论教学由本校教师负责,实践指导聘请基地校名师担任。

  • 2005年启动"校县共建"工程,与射洪、蓬溪等县建立实习基地
  • 2010年开发《涪江流域文化教育史》校本课程
  • 2018年建成"智慧师范"教学平台,实现远程教研互动

六、文化传承与精神塑造

学校将"敦品励学"校训具象化为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形成"五个一"文化传统:每日一则读书笔记、每周一次书法练习、每月一场学术讲座、每季一次田野调查、每年一台文艺汇演。这种浸润式文化熏陶培育出以刘晓岚为代表的"全国模范教师"群体。

项目传统要求现代转化
书法训练每日百字练习开设硬笔书法选修课
教育见习单周听课记录建立微格教学实验室
乡土调研暑期走访村落开发乡土教育数据库

七、人才培养成效分析

据统计,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教育人才3.2万余人,其中获得"特级教师"称号者达146人。近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2%。典型案例包括:85届毕业生张明远创立"乡村教师成长计划",培训西部教师逾万人次;03届李华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

年份毕业生数升学率获奖情况
2015328人87.2%省级技能大赛金奖3项
2018415人92.1%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1532人94.5%四川省教学能力比赛团体冠军

八、新时代发展路径探索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新形势,学校实施"三维赋能"战略:通过建设"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区"强化实践能力,依托"川渝师范院校联盟"提升学术水平,借助"产教融合基地"深化校企合作。2022年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构建"通识+专业+拓展"课程体系,其"AI+师范教育"改革方案获省教育厅专项支持。

  • 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教育情景模拟系统
  • 与电子科大开展"3+2+2"本硕贯通培养试点
  • 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年均开展支教服务超2000学时

从省立师范到高职院校,遂宁师范始终秉持教育报国初心,其发展历程既是中国师范教育体系演进的微观样本,更是区域基础教育现代化的生动注脚。站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这所百年老校正在书写"老牌师范"向"新型教育体"转型的崭新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42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