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师范学校作为川东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历经七十余年发展积淀,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扎根革命老区,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涵盖中职、高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的办学体系,累计为川陕渝地区输送数万名基础教育人才。其办学定位精准对接区域教育需求,通过"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红色文化育人"与"职业技能培养"双轮驱动的办学特色。在师资建设方面,通过"内培外引"机制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超65%。硬件设施上,建有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空间,生均教学设备值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川北区巴中师范学校,1993年更名为巴中师范学校并保留中师建制,2018年升格为高等专科院校。现形成"一校两区"办学格局,校本部占地320亩,恩阳校区占地180亩,总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办学定位聚焦"服务老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人才",构建"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15个高职专业,并与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专升本"通道。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发展阶段 |
---|---|---|
1952-1999 | 中等师范教育主导期 | 培养传统师范生1.2万人 |
2000-2017 | 转型过渡期 | 增设非师范专业8个 |
2018至今 | 高职发展期 | 年均培训教师2000人次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师范教育为本体,职教融合为两翼"的专业布局,重点建设教育类、文化艺术类、信息技术类三大专业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学前教育实施"课岗证融通"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包含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幼儿园课程设计等特色科目。近三年新增早期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5个新兴专业,形成"传统优势+时代需求"的课程迭代机制。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技能证书 |
---|---|---|---|
师范教育类 | 学前教育 | 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游戏设计 | 幼儿教师资格证 |
信息技术类 | 现代教育技术 | 教育大数据处理、VR课件制作 |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师 |
艺术教育类 | 音乐教育 | 巴山民歌传承、奥尔夫教学法 |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名师引进工程"和"青年教师博士化"计划,构建"教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协同"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8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2人,副高级158人,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7%。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近五年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项23项,开发校本教材17部。
师资结构 | 人数 | 占比 | 专项能力 |
---|---|---|---|
正高级职称 | 32 | 8.3% | 含特级教师5人 |
硕士以上学历 | 256 | 66.3% | 行业导师42人 |
双师型教师 | 262 | 67.8% | 持职业资格证128人 |
四、教学实践体系
构建"三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一年级认知实习夯实基础,二年级跟岗实习强化技能,三年级顶岗实习实现角色转换。与巴中市200余所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开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等特色实践项目。近三年学生获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奖项57项,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2%以上。
五、校园基础设施
累计投入3.2亿元建设智慧校园,建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数字书法教室等新型教学空间。图书馆藏书48万册,其中师范教育类典籍占35%,建有川东北红色文化专题数据库。学生公寓配备空调、独立卫浴,标准化运动场通过国际田联认证,心理健康中心获评省级示范站点。
六、学生发展路径
形成"升学就业双通道"发展模式:年均专升本录取率达28%,与成都文理学院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项目;就业方向覆盖基础教育、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领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典型就业单位包括巴中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成渝地区民办教育机构等。
七、社会服务成效
承担"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年培训规模超3000人次。组建"教育扶贫博士团"开展送教下乡,开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教育资源库》等特色资源。与地方政府共建"乡村校长发展研究院",相关研究成果被纳入《四川省乡村教育振兴实施方案》。
八、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四位一体"质量监控机制:教学督导常态化巡课覆盖率达100%,学生评教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每年优化5%课程设置,第三方评估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3.6%。建立教学质量预警系统,关键指标数据实时监测反馈。
巴中师范学校在坚守师范教育本色的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产教深度融合实现办学升级。其"红色基因传承+现代职教理念"的育人模式,为革命老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面向教育强国战略需求,学校正着力打造西部基础教育人才高地,持续输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书写新时代师范教育的奋进篇章。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6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