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内涵与历史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强技,知行合一”,这八个字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承,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目标。校训中的“厚德”强调品德修养,要求师生以德立身;“强技”则突出技能锤炼,呼应职业教育的实践导向;“知行合一”融合了传统哲学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理论与实践并重。校训的确立与学院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既传承了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又结合了新时代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其历史可追溯至学院组建初期的教育探索,经过多年积淀,逐渐成为师生共同遵循的精神准则。
一、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训的文本解读
校训“厚德强技,知行合一”包含三个核心维度:
- 厚德:源自《周易》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道德修养的根基性作用。学院将“德”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要求师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 强技: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主张通过扎实的技能训练提升就业竞争力。这一理念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德技并修”的要求高度契合。
- 知行合一:继承王阳明心学思想,倡导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应用紧密结合。
二、校训的历史渊源与形成背景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由多所老牌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校训的提炼经历了三个阶段:
- 整合期(2000-2010年):学院前身各校注重技术教育,但缺乏统一的办学理念。合并后,管理层开始梳理文化传统,提出“德技双馨”的初步构想。
- 确立期(2011-2015年):随着职业教育地位提升,学院结合政策导向和行业需求,将“知行合一”纳入校训,形成完整表述。
- 深化期(2016年至今):校训融入课程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院特色发展的重要符号。
三、校训与学院办学实践的融合
校训对学院的教学、管理、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 教学领域:构建“德育+技能”双线课程体系,例如开设“工匠精神”必修课,建设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学生管理:推行“德育学分制”,将道德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强化实践能力。
- 校企合作:与一汽大众、京东方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知”与“行”的无缝衔接。
四、校训的社会认同与文化辐射
校训不仅在校内深入人心,还通过多种途径向外传播:
- 毕业生成就:校友中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省级劳模等典型,践行了“强技”要求。
- 社会服务:学院依托校训理念开展技能扶贫项目,如为贫困地区提供免费技术培训。
- 媒体传播:校训被写入学院宣传片、招生简章,成为品牌形象的核心元素。
五、校训的当代价值与未来展望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校训的指导意义进一步凸显:
- 应对产业升级:通过“强技”推动专业对接高端制造业,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适应教育变革:探索“知行合一”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如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应用。
- 文化传承创新:计划将校训精神融入校园景观设计,建设校史馆专题展区。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既是历史的结晶,也是未来的指引。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职业院校的育人路径,为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提供了精神坐标。随着学院的发展,校训的内涵还将持续丰富,成为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动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gaoxiao/42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