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武胜县职业中专(武胜职中)

武胜县职业中专(武胜职中)

武胜县职业中专是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87年,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开设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12个专业。作为区域职业教育的核心载体,该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特色,与海尔集团、吉利汽车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学校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深化育人改革,同时承担县域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年培训规模超3000人次。在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4个省级实训基地,配备价值200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8%,高级职称教师占32%。

武	胜县职业中专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指标

指标武胜县职业中专广安市职教中心邻水县职中
占地面积150亩180亩120亩
在校人数4200人5500人3800人
专业总数12个18个10个
省级重点专业3个(汽修、电子、计算机)5个2个
生均设备值8500元12000元7000元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学校专业布局紧密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重点建设三大专业群:

  • 智能制造专业群:涵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方向,与重庆长安汽车共建实训车间
  • 现代服务专业群:包含电子商务、旅游服务,联合京东物流开展“校园云仓”项目
  • 交通运输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比亚迪合作设立“新能源订单班”
专业类别骨干专业合作企业对口就业率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92%
装备制造类数控技术应用重庆机电集团89%
交通运输类新能源汽车维修特斯拉(成都)服务中心95%

三、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形成“三级培养体系”:

  • 基础层:新教师需完成企业实践120天,考取行业资格证书
  • 提升层:骨干教师参与省级教研项目,年均参加专业培训60学时
  • 专家层:聘请企业技术总监担任兼职教授,组建“大师工作室”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持证情况
专任教师215人85%高级职称32%
双师型教师145人68%技师及以上证书
企业兼职教师68人27%高级工程师占比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体系

学校构建“四位一体”实训平台:

  • 基础实训室:覆盖所有专业的标准化操作训练
  • 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生产线,如电子厂SMT贴片车间
  • 虚拟仿真中心:配置VR焊接、无人机模拟系统等数字化设备
  • 创新创业园:设立电商直播、3D打印等创客空间
实训类别面积设备值合作企业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3200㎡850万元海尔智能互联
汽车维修实训楼2800㎡620万元吉利汽车研究院
信息技术实训基地1500㎡480万元华为ICT学院

五、学生发展路径分析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 就业方向:72%进入制造业,15%从事服务业,8%自主创业
  • 升学渠道:每年约300人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本科录取率12%
  • 技能提升: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学生可直接推荐至对口高校
年份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升学率
202094.6%78.3%21.7%
202196.2%80.1%24.3%
202295.8%79.6%25.1%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四维协同”产教融合机制:

  • 订单培养:与12家企业签订协议,年培养规模达600人
  • 工学交替:实行“2+1”分段教学,企业顶岗实习超8个月
  • 资源共建:校企联合开发教材15部,更新课程标准23项
  • 人员互聘:企业技术骨干授课量年均增长15%
合作类型企业数量覆盖专业年输送人数
订单班8家汽修、电子、机械320人
顶岗实习25家全部专业900人
现代学徒制5家烹饪、建筑150人

七、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学校发挥县域职教中心作用,构建“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 技能培训:年开展电工、焊工等短期培训2000人次,脱贫劳动力占比45%
  • 技术支援:为本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7项,开发非标设备12台套
  • 文化传承:开设竹编工艺、麻辣火锅制作等非遗技艺课程
服务项目年度规模受益群体经济效益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800人返乡青年、种植大户带动增收1200万元
企业新型学徒制350人在职职工技能提升降低企业培训成本40%
社区教育服务1500人次老年群体、青少年开发特色课程28门

当前面临三大瓶颈:

  • 师资结构性矛盾:智能制造等新兴专业教师缺口达30%

武	胜县职业中专

实施三大攻坚举措: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