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宁民进市川中机电学校是一所依托民进资源优势、立足川中地区产业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其办学定位紧密围绕机电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学校以“产教融合、技能立校”为核心理念,通过校企合作、模块化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近年来,学校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就业率提升等方面表现突出,尤其在服务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地域经济水平和生源质量,学校在高端设备投入、课程体系创新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办学基础与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建有机械加工、电气控制、工业机器人等12个专业实训室。核心设备包括数控加工中心、3D打印机、工业级机器人等,总价值超3000万元。
类别 | 数量 | 总价值(万元) |
---|---|---|
实训设备 | 850台(套) | 3200 |
多媒体教室 | 45间 | - |
校企合作基地 | 6个 | -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汽车维修等8个主干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模块+实训”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
机电技术应用 | 机械制图、PLC编程、液压传动 | 比亚迪、格力电器 |
工业机器人 | 机器人操作、自动化控制、故障诊断 | 富士康、川崎重工 |
新能源汽车 | 电池技术、驱动系统、充电桩原理 | 宁德时代、蔚来 |
三、师资队伍结构
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5%,高级职称教师32人。通过“内培外引”机制,构建了“理论+实践”复合型教学团队。
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120 | 67% |
企业兼职教师 | 45 | 25% |
高级技师 | 15 | 8% |
四、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1.5+1.5”工学交替模式,即1.5年在校学习、1.5年企业顶岗实习。与京东方、TCL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入学即就业”。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本地就业占比65%。
五、校企合作深度
与32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4个。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提供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2023年校企联合研发项目5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200万元。
六、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流向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岗位覆盖技术工人、设备维护、生产管理等。升学渠道畅通,每年约有15%学生通过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深造。
年份 | 就业率 | 本地就业比例 | 平均起薪(元) |
---|---|---|---|
2021 | 91% | 62% | 4500 |
2022 | 93% | 64% | 4800 |
2023 | 92% | 65% | 5200 |
七、社会服务能力
面向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年均3000人次,承接政府补贴性培训项目12个。技术研发方面,近五年完成横向课题8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
八、挑战与改进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迭代速度滞后、高端实训设备不足、师资梯队断层等问题。计划未来三年投入5000万元升级实训基地,引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并深化与本科院校的“3+4”贯通培养模式。
遂宁民进市川中机电学校通过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已形成“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的办学格局。未来需在智能化转型、课程数字化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制造业技术革新对人才规格提出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