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校崇州校区(川水职校崇州校区)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校崇州校区(川水职校崇州校区)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校崇州校区作为西南地区水利类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依托行业优势与区域资源,构建了以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体系。校区位于成都市崇州现代农业功能区核心地带,占地规模超500亩,配备水利枢纽仿真实训中心、智慧灌溉实验室等专业化教学场所,形成"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校区通过深化校企协同创新,累计为西南地区水利系统输送技术技能人才逾3000人,在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等领域发挥显著作用。其"行业导向+地域联动"的办学特色,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水利人才的需求,也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

四	川水利职业技术学校崇州校区

一、地理区位与基础设施

崇州校区地处成都平原西部崇州市文井江畔,距成都市区40公里,紧邻川西水利枢纽网络。校区按照"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三轴联动布局,建有8栋智能化教学楼、6个水利机械实训车间及标准化运动场馆。

指标崇州校区其他校区
占地面积520亩平均380亩
水利专项实训室12个8个
校企合作基地23家15家

二、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校区设置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水电站运行与管理等7个核心专业,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拓展模块"三级课程体系。其中《水工建筑物》《灌区自动化管理》等课程采用虚拟仿真与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专业维度崇州校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
核心课程数量42门平均30门
双师型教师占比85%60%
企业定制课程15门5门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拥有注册土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者达68人。近三年承担省级水利科研项目12项,研发便携式渠道检测仪等4项专利成果。

指标崇州校区行业平均水平
正高职称教师22人8人/百教师
纵向科研经费380万元/年150万元/年
技术成果转化9项3.5项

四、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四级递进"实训体系:

  • 基础认知实训(水文观测站)
  • 专项技能训练(BIM建模中心)
  • 综合项目实战(都江堰实训基地)
  • 顶岗实习(水利施工单位)
与四川省玉溪河灌区管理局共建真实生产环境实训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工程周期同步。

五、产教融合机制

形成"三位一体"合作模式:

  1. 引企入教:与中水七局共建"海外工程班"
  2. 技服产业:承接小型农田水利设计项目
  3. 标准共研:参与《渠系维护技术规范》编制
2022年校企联合开发《智能灌区管理系统》课程获水利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六、学生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 技术岗位就业(76%):主要进入水电施工、水务管理单位
  • 升学深造(18%):对口升入河海大学等水利高校
  • 自主创业(6%):成立水利工程咨询公司
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5%。

七、社会服务效能

年均开展水利技术培训2000人次,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检测项目35项。在"8·21"汶川泥石流灾害中,组织师生突击队参与12处受损水利设施抢修,获应急管理厅通报表彰。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当前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与行业人才标准升级双重挑战。建议:①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平台,②深化"中文+水利工程"国际培养,③建立水利工匠认证中心。通过强化产教协同创新,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校崇州校区通过精准对接区域水利产业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其"专业根植行业、教学融入生产"的办学实践,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随着国家水网工程建设的推进,校区在智慧水利人才培养、生态水利工程技术研发等领域有望形成新的突破点,持续巩固西南地区水利职业教育标杆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