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广安职院教务处)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广安职院教务处)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承担着统筹教学资源、规范教学流程、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职责。通过对其组织架构、职能分工、信息化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等多维度观察,可发现该部门在推动教学改革、优化管理效能、服务师生需求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工作模式。尤其在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上,教务处通过教务系统、质量监测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协同运作,实现了教学数据的动态采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在跨部门协作机制、个性化教学支持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平衡标准化管理与教育创新的关系。

广	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一、组织架构与职能分工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采用"三级管理"架构,下设教务科、实践教学科、质量管理科等6个科室,形成"决策-执行-监督"闭环体系。核心职能涵盖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资源管理、考试组织、学籍管理等12类业务模块。

管理部门主要职能人员配置年度重点任务
教务科教学运行调度、课表编排、教材管理8人智慧课表系统升级、教材采购流程优化
实践教学科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管理、技能竞赛5人新增3个产业学院、开发42门实训课程
质量管理科教学督导、质量评估、数据分析4人构建"三全育人"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建成覆盖全流程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选课、考勤、成绩录入等环节数字化管理。系统日均处理请求量达1.2万次,数据存储量突破20TB。

管理平台功能模块使用覆盖率年度故障率
教务管理系统选课、排课、成绩管理100%教师/98%学生0.3‰
质量监测平台课堂巡查、评教评学、预警推送95%课堂/85%师生0.8‰
资源共享平台课件下载、在线测试、教学研讨82%教师/76%学生1.2‰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标准-执行-评价-改进"四维质量监控机制,设置6大类32项核心指标,形成周检查、月通报、学期总结的督导节奏。2023年累计开展专项督导24次,发布质量报告16份。

监控环节评价主体主要观测点改进措施响应率
课堂教学校院两级督导组教学内容、方法、互动效果92%
实践教学企业导师+专业主任设备利用率、技能达成度88%
毕业设计学术委员会选题合理性、成果创新性85%

四、课程资源建设成效

近三年累计立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8门、校级重点课程45门,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23个。资源平台年访问量超50万人次,资源下载量达120TB。

课程类型建设数量资源形态校企共建比例
专业核心课68门微课+三维模型库65%
公共基础课32门在线测试题库40%
实训类课程45门虚拟仿真+实景录制82%

五、师资培养支持机制

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构建"培训-认证-考核"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近五年投入专项经费850万元,教师人均参训时长从42小时提升至78小时。

培养项目参与人数认证通过率企业实践时长
教学能力比赛126人78%-
企业顶岗研修89人94%平均120天
职业技能认证154人86%-

六、学生服务体系创新

推行"一站式"学业支持中心,集成咨询辅导、证书考取、升学指导等12项服务。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对成绩后进学生实施分级干预,累计帮扶学生1300余人次。

服务项目年服务量满意度评分典型成效
选课指导3200人次93.5分选课冲突率下降42%
证书备考辅导1850人次91.2分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提升18%
学业预警干预1320人次88.7分结业率提高7.3个百分点

七、校企协同育人实践

与广安经开区、重庆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共建产业学院5个,开发"订单式"培养项目23个。2023年校企合作课程占比达67%,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时长达12000课时。

合作模式参与企业数共建资源学生留任率
现代学徒制18家岗位课程包、师傅带教手册89%
生产性实训25家真实生产线、工单任务库76%
技术研发合作12家横向课题、专利共享协议63%

八、管理效能提升挑战

广	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当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跨部门数据共享存在壁垒,二是个性化教学需求响应不足,三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待完善。需从机制创新、技术升级、队伍建设三方面突破。

  • 数据治理优化:建立教学大数据中台,打通教务、学工、后勤等系统数据接口
  • 服务精准转型:开发AI学业诊断系统,构建学生成长画像数据库
  • :实施管理人员数字化素养提升计划,引进教育智能技术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