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州职业高中作为四川省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样本,始终以“扎根地方经济,服务产业升级”为办学宗旨,构建了“学历教育+技能培养+就业导向”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学校依托崇州市农业、制造业与文旅产业优势,开设现代农业、机械加工、旅游服务等特色专业,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2%以上,在成都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年位列前三,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性学校。
一、办学定位与核心优势
崇州职业高中立足“乡村振兴”与“智能制造”国家战略,以“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三大核心优势:一是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高度匹配,如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对接崇州粮油产业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服务智能装备产业园;二是构建“校企双元”培养模式,与京东西南物流中心、蜀州园林公司等3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三是创新“分段式”课程体系,将岗位技能培训融入常规教学,实现“入学即入岗”的无缝衔接。
核心指标 | 崇州职业高中 | 四川同类职高平均水平 |
---|---|---|
专业与产业匹配度 | 92% | 78% |
企业深度合作数量 | 32家 | 18家 |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 92.3% | 81.5%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开设14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现代农业技术、机械加工、旅游服务),形成“农业+工业+服务业”均衡布局。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拓展包”结构,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如园林专业参与“天府绿道”景观设计,电商专业承接本地农产品直播项目。同时开设“非遗传承”“创新创业”等特色选修课,近三年学生获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47项。
维度 | 现代农业技术 | 机械加工技术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
核心课程 | 智慧农业、植保技术、农产品营销 | 数控编程、模具设计、3D打印技术 | 导游实务、民宿运营、研学策划 |
实训基地 | 现代农业科技园(校内)、隆平高科基地(校外) | 精密加工车间(校内)、川润液压工厂(校外) | 街子古镇景区(校外)、天府红谷实训中心 |
职业证书 | 农业技术员、无人机操作证 | 数控车工、CAD绘图员 | 导游资格证、茶艺师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高级职称教师35人。通过“高校研修+企业实践”双轨培养机制,每年选派20%教师赴西南农业大学、成都工业学院进修,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教学资源方面,建有数字化资源库(含1200小时微课视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机械、电商等专业),并与超星尔雅合作开发在线课程28门。
类别 | 崇州职业高中 | 全国职业院校平均水平 |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68% | 54%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22% | 15% |
生均教学设备值 | 1.2万元 | 0.8万元 |
四、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升学有径、就业有位、创业有方”的多元发展通道。2023年高考升学率达76%,其中本科上线率18%,对口高职院校录取率较五年前提升40%。就业方面,与京东、海底捞等企业建立“订单班”,毕业生平均起薪3800元/月,高于区域职高均值12%。创业孵化中心累计培育学生创业项目27个,如“蜀州盆景电商工作室”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创新“一三五”产教融合模式:依托1个产业学院(现代农业产业学院),构建“教学生产区+技术研发区+创业孵化区”3大功能板块,与5类企业(农业龙头、制造企业、文旅集团、电商平台、培训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例如,与蜀州稻乡公司共建水稻育种基地,学生参与品种改良项目;与捷普科技合作开发“智能生产线调试”课程,实现岗位标准与教学内容直接对接。
六、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为当地农民、转岗职工提供电商运营、农机维修等专项培训。牵头成立“崇州职业教育联盟”,吸纳12所中小学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共建,开发《传统手工艺》《现代农业认知》等校本教材。疫情期间向云贵川等地职校输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惠及学生1.2万人。
七、校园文化与治理特色
学校践行“工匠精神+农耕文化”双核育人理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纳入美育课程,建设“校园农场”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层面推行“网格化+智能化”模式,通过“钉钉”平台实现考勤、实习、安全全流程监管,家长满意度从82%提升至95%。设立“学生成长导师制”,每名教师定向指导15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八、挑战与未来展望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新兴产业对应专业教师短缺(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方向);二是县域职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三是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待完善。未来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大楼,重点发展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等专业群,探索“职教高考”改革路径,目标三年内创建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崇州职业高中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链、构建多元育人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实践,已形成可复制的县域职教发展范式。其经验表明,职业院校需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根基,以“双向赋能”为导向,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与教学生态,方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