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航空技术职业学校作为西南地区航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依托绵阳科技城产业优势,构建了以航空装备制造、维修与服务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体系。学校深度对接中国(绵阳)科技城航空产业规划,形成"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在飞行器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等专业领域具备显著竞争力。通过引入CCAR-147部民航维修标准及AS9100航空航天质量体系,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成为区域航空产业链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核心枢纽。
一、学校概况与战略定位
绵阳航空技术职业学校创建于2014年,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于绵阳市涪城区航空产业园区,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6800余人。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CCAR-147维修培训机构,学校聚焦"航空+智能制造"产业群,形成"中职-高职-企业"贯通培养体系。
指标 | 数据 |
---|---|
建校时间 | 2014年 |
校园面积 | 260亩 |
年均招生量 | 2300人 |
重点专业占比 | 85% |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学校构建"航空主体+智能赋能"专业集群,开设飞行器制造装配、航空机电装备维修等12个核心专业。其中,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配备CFM56-5B发动机实训平台。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基础阶段强化机械制图与航空材料认知,专项阶段开展A320机翼拆解实训,综合阶段实施波音737航线维护模拟训练。
专业群 | 核心课程 | 实训项目 |
---|---|---|
航空维修 | 飞机系统原理 |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
航电设备 | 航空电子技术 | 雷达导航系统调试 |
制造装配 | 飞机铆接工艺 | 机身部件数字化装配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民航四川监管局认证的教员占比达68%。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持有CCAR-66R3维修执照的教师42人,具备军工企业经历的技术骨干35人。教学资源方面,建成航空标准件检测中心、复合材料维修实验室等18个专项实训室,设备总资产达1.2亿元,涵盖波音737NG/CL、空客A320系列等主流机型教学装备。
类别 | 数量 | 认证情况 |
---|---|---|
民航维修执照教师 | 42人 | CCAR-66R3 |
军工背景教师 | 35人 | AS9100内审员 |
企业特聘技师 | 28人 | 民航147认证 |
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中航工业成飞、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等12家航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创新"厂中校"培养模式,在绵阳机场共建航空维修实训基地,实现飞机定检、航线维护等真实生产任务教学化改造。近三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832人,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比例达70%,联合攻关"航空紧固件电磁检测"等技术课题9项。
合作企业 | 合作形式 | 年度成果 |
---|---|---|
中航工业成飞 | 订单班培养 | 年输送120人 |
四川空港精密机械 | 产学研基地 | 专利授权5项 |
绵阳南郊机场 | 实训中心共建 | 完成C检教学任务12次 |
五、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学校构建"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体系,毕业生持证率达92%。202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民航维修岗位占比61%,航空制造企业占比23%,通航公司占比16%。就业区域分布呈现"川渝为主(68%)、长三角延伸(22%)"特征,起薪水平较区域中职平均高28%。跟踪调查显示,85%的毕业生在入职3年内获得岗位晋升。
就业方向 | 占比 | 典型岗位 |
---|---|---|
民航维修 | 61% | 航线机械员/电子设备员 |
航空制造 | 23% | 飞机部件装配工 |
通航服务 | 16% | 无人机飞控调试 |
六、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
学校技术服务中心具备CAAC-PMA零件制造批准资质,近三年承接航空零部件加工项目47项,涉及飞机刹车盘、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件。与绵阳市应急局合作建立无人机应急救援培训中心,累计开展电力巡线、消防救援等特种作业培训2300人次。2022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取得"航空密封件快速成型"等实用新型专利8项。
服务项目 | 年度案例 | 技术指标 |
---|---|---|
零部件加工 | 某型飞机襟翼滑轨制造 | 精度±0.02mm |
适航认证 | 氧气瓶检修服务 | 符合TSO-C104标准 |
应急培训 | 森林消防无人机操作 | 持证人员187人 |
七、国际化发展路径
学校实施"航空丝路"计划,与乌克兰哈尔科夫航空航天大学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开展飞机制造专业"2+1+1"跨国培养。引进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Part-66标准课程模块,开发双语教学资源包。2023年成为AOPA-China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累计培养国际航拍驾驶员43人,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基础设施援建项目3个。
国际合作 | 培养项目 | 认证成果 |
---|---|---|
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 | 飞机制造双文凭 | EASA认证42人 |
东南亚职业院校 | 无人机应用培训 | 培训学员156人 |
中德诺浩合作 |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 IHK证书通过率91% |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升级
面对航空产业智能化转型趋势,学校正推进"数字孪生"实训体系建设,投资3200万元建设虚拟维修仿真中心。针对高端设备维护人才缺口,计划增设航空电子设备测试与调试、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等专业方向。同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探索职教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 短期目标:完成AS9100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中期规划:建设航空大数据中心,开发AR远程维护指导系统
- 长期愿景:打造西部航空职教标杆,年输送技术人才突破3000人
绵阳航空技术职业学校通过精准对接航空产业链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其"标准引领、虚实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校企共同体"的建设经验,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随着绵阳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学校有望在航空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极,持续巩固在西南地区航空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