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表(川大邑职高表)

四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表(川大邑职高表)

四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作为县域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态势与区域经济需求紧密关联。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可见,该校在专业设置、产教融合、师资建设等方面形成显著特色,尤其在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成效突出。表格数据显示,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校企合作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2%,实训设备总值突破8000万元,凸显其办学实力与区域影响力。然而,横向对比同类院校发现,其在高学历师资占比、科研成果转化效率、省外生源吸引力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四	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表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四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始建于1984年,历经三次重大扩建改造,现已形成"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学校定位为"立足成都西部,服务天府智造",重点开设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6大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获评省级重点专业。

年份校区面积专业数量省级重点专业数
201580亩121
2020150亩183
2023200亩225

纵向对比显示,近八年校区面积扩大2.5倍,专业数量增长83%,省级重点专业实现从单一到集群化发展。横向对比成都市同类职校,其机械类专业实训工位密度达1: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师资结构特征分析

类别人数占比双师型比例
正高级教师158.2%100%
硕士研究生4223.1%83%
企业兼职教师3820.7%-

数据显示,学校构建了"专兼结合、双师主导"的师资体系。与省内中职平均数据相比,其正高级教师占比高出5个百分点,企业兼职教师数量是全省均值的1.8倍。但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较国家级示范职校低12个百分点,制约着教学创新潜力。

三、学生构成与升学就业

学年在校生总数升学率本地就业率
2021283567%89%
2022301272%83%
2023325875%78%

三年数据揭示两大趋势:一是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幅7.2%;二是升学率提升显著,但本地就业率下降11个百分点。对比邻县职校发现,该校本科升学率低于成都市平均水平15%,反映升学质量待加强。

四、专业建设成效对比

专业类别实训室数量1+X证书通过率对口就业率
机械制造1292%85%
信息技术888%79%
现代服务685%91%

数据表明,装备制造类专业建设优势明显,实训资源投入强度是信息技术类的1.5倍。但对比省级示范职校同类专业,其智能控制实训室数量仅达标准配置的60%,限制高端技能人才培养。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合作类型企业数量共建项目年输送实习生
订单培养18冠名班12个420人
实训基地9生产性实训中心3个-
技术研发5横向课题4项-

该校构建了多层次产教融合体系,但深度合作企业仅占签约总数的17%,远低于长三角地区职校40%的平均水平。特别是技术研发合作转化率不足30%,制约校企协同创新效能。

六、教学资源配置水平

项目数量生均比值达标情况
纸质图书15万册46册/生
数字资源8TB24GB/生
实训设备3800台套1.2万/生

基础教学资源达标率高,但数字资源总量仅为国家中职数字化校园标准的65%。对比发达地区职校,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覆盖率不足30%,难以满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需求。

七、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服务项目年度人次创收金额社会效益
职业培训3200180万获评市级示范基地
技能鉴定150090万通过率92%
社区教育80045万覆盖12个乡镇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5000人次,创收能力居成都周边区县职校前三。但对比东部发达地区职校,其社会培训收入占比仅28%,继续教育功能开发尚存空间。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核心矛盾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师资结构存在"两多两少"——基础文理教师多、新兴专业带头人少,本地教师多、行业精英少;二是专业建设呈现"三重三轻"——重硬件投入轻课程开发,重证书获取轻能力培养,重当前就业轻可持续发展;三是产教融合存在"三个脱节"——企业需求与教学标准脱节,实训场景与生产实际脱节,技能训练与技术创新脱节。

建议实施三大提升工程:构建"固定岗+流动岗"教师管理体系,建立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动态调整机制,打造"教学工厂+研发中心"一体化实训平台。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建设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职业技能人才高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