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技师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技工院校,隶属于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学院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立足四川、辐射西南,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已形成“工匠精神培育+产业技术赋能”的双轮驱动办学特色,构建了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领域的多元化专业体系。截至2023年,学院拥有在校生1.2万余人,累计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超8万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高端制造业就业占比超过65%。
学院现有占地面积58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等教学平台。师资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形成“理论教学+企业实践+技术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京东方、比亚迪等3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产业学院5个、校外实训基地86个,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在技能竞赛领域,学院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7项、省级奖项145项,其中2022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工业机器人应用赛项一等奖。国际化办学方面,已与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展师资交流项目,并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能人才培训任务。整体来看,四川技师学院正逐步成为西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杆院校,其“校企协同创新+技能证书互通”的实践经验对同类院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成都机械技工学校,2002年升格为四川机械高级技工学校,2015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现名。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学院始终秉持“技行天下,匠心筑梦”的办学理念,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领域,形成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的完整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56-2001年 | 初创期以机械加工专业为主 | 培养技术工人超2万人 |
2002-2014年 | 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 | 新增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等8个专业 |
2015年至今 | 获批技师学院资质 | 建成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院现设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覆盖《国家职业技能目录》中的32个职业方向。重点建设智能装备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新能源汽车检测等特色专业,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学科选修”的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职业资格证书 | 合作企业 |
---|---|---|---|
智能制造 | 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 | 数控车工(高级) | 富士康、海尔 |
电子信息 | 物联网技术、电子装联 | 电子设备装接工(一级) | 京东方、TCL |
现代服务 | 电子商务、幼儿教育 | 电子商务师(高级) | 阿里巴巴、京东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实践、国际研修等方式强化教师能力。现有专任教师46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18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63%。近五年累计选派235名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取得专利成果47项。
年份 | 高级职称占比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企业实践时长(天/年) |
---|---|---|---|
2019 | 28% | 61% | 45 |
2021 | 35% | 68% | 62 |
2023 | 38% | 72% | 75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院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工业互联网实验室等46个校内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达1.8亿元。其中,五轴加工实训室配备价值800万元的进口设备,可模拟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场景。与西门子合作的工业自动化实训基地,被德国工商会认证为“中德合作示范项目”。
五、就业质量与校企合作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7%,平均起薪5200元/月,专业对口率89%。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等形式,与236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如格力电器“匠星班”年均培养技术骨干200人。近三年校企合作研发项目产生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六、技能竞赛与创新能力
学院构建“校-省-国”三级竞赛培育体系,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436项。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团队包揽前三名。学生申请专利142项,其中“智能仓储机器人”项目已实现产业化转化。
七、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
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5万人次,为凉山州等贫困地区定制“技能扶贫”方案。与德国埃尔福特职业学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开发IHK认证课程12门。承接老挝、柬埔寨等国家技能研修班14期,培训学员327人。
八、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
推行“书院制”管理模式,建设工匠文化长廊、创新工坊等文化空间。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由全国技术能手担任导师。学生社团孵化创业项目47个,其中“智造云梯”团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四川技师学院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核心功能,已形成鲜明的“技术立校、产业兴校”发展路径。其“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等实践成果,为新时代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标准对接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