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体育学院绵阳校区(成体绵阳校区)

成都体育学院绵阳校区(成体绵阳校区)

成都体育学院绵阳校区作为四川省高等教育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依托校本部优质教育资源,结合绵阳科技城产业优势,逐步形成“体医融合、产教协同”的特色发展路径。校区位于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占地约80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涵盖竞技体育、康复治疗、体育教育等核心学科群,现有在校生规模突破6000人。通过与绵阳市政府、科技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校区在运动医学、智能体育装备等领域形成产学研一体化链条,成为西南地区体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

成	都体育学院绵阳校区

一、区位优势与战略定位

绵阳校区地处成渝经济区核心腹地,毗邻中国(绵阳)科技城,与长虹、九洲等高新技术企业形成“15分钟产业协作圈”。根据《四川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校区重点承接“体医融合”“数字体育”省级重点项目,定位为“西部运动医学中心”和“智能体育装备研发基地”。

核心指标绵阳校区校本部(成都)四川体育职业学院
占地面积800亩1200亩500亩
建筑面积35万㎡48万㎡22万㎡
重点实验室3个(运动医学/智能装备/体能训练)5个2个
校企合作单位17家(含京东方、长虹医疗等)9家12家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布局

校区构建“体育学+医学+工学”交叉学科体系,开设运动康复、体育工程等特色专业。其中,运动康复专业与绵阳市中心医院共建临床教学基地,实现“教室-病房”无缝衔接。

专业类别绵阳校区校本部
传统体育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
医工交叉类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
智能体育类体育工程、数据科学(体育大数据方向)
国家级特色专业运动康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三、师资结构与科研实力

校区实施“双师型”教师引育计划,从校本部调配骨干教师占比40%,本地引进具有医疗行业背景的教师占比35%。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聚焦运动损伤修复领域。

指标类型绵阳校区校本部行业均值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45%32%
博士学历教师占比22%30%18%
省部级科研平台四川省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基地-
年科研经费(万元)8501200600

四、教学设施与智慧校园

校区建有国内首个“智能体育装备测试中心”,配备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肌肉力量测试仪等尖端设备。图书馆采用“双模态”服务体系,纸质图书与数字资源比例达4:6。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进入医疗系统占比27%,智能体育企业占比35%,升学率较校本部低8个百分点但创业率高出5个百分点。典型就业单位包括迈克生物、京东方健康等。

六、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与长虹医疗共建“智能穿戴设备联合实验室”,开发心率监测手环等商用产品;为绵阳市中小学设计“AI体质监测系统”,覆盖12万学生体能数据。

七、校园文化与品牌特色

打造“科创体育节”“运动医学开放日”等品牌活动,将无人机编队表演融入开学典礼,形成“传统体育+现代科技”的文化融合范式。

八、发展挑战与破局路径

面临跨学科师资储备不足、医疗实践资源竞争加剧等问题。计划通过“成渝双城师资共享计划”引入重庆医科大学专家,联合申报“川渝运动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成都体育学院绵阳校区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在运动医学、智能体育装备等新兴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其“学科-产业”双轮驱动模式为地方高校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样本,但需在高端人才引育和国际化合作方面持续突破。未来随着川渝体育产业走廊建设的推进,校区有望成为连接西南体育资源与国际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