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资中电子工程学校(川资中电子工程校)

四川省资中电子工程学校(川资中电子工程校)

四川省资中电子工程学校是一所立足成渝经济区、聚焦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87年,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现已形成以电子技术应用、智能制造为核心,涵盖计算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多领域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该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基础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累计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输送技术人才超1.2万人。

四	川省资中电子工程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规模3200余人,开设电子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12个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工业机器人专业与成都京东方、重庆富士康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5%,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考核中连续五年位列前茅。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核心专业 课程模块 实训占比
电子信息类 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 电路分析、单片机应用、智能家居系统 45%
智能制造类 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 PLC编程、3D打印技术、自动化生产线调试 50%
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应用 网络安全、云计算基础、数据库管理 40%

课程体系采用“宽基础+活模块”架构,前两年完成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学校与华为技术、中芯国际等企业联合开发《工业物联网实施规范》《智能设备维护标准》等6门校本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标准对接。

二、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类别 人数 占比 持证情况
专任教师 142人 85% 高级职称32人
企业兼职教师 56人 15% 高级技师45人
双师型教师 98人 69% 含工程师/技师证书

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引进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专家组建教学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教师团队获得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开发《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企业兼职教师承担30%的实践课程教学,重点指导工业机器人编程、SMT贴片工艺等高技术含量模块。

三、教学设施配置

设施类型 数量 投资额(万元) 服务专业
实训中心 8个 2300 电子技术、智能制造
虚拟仿真室 3间 800 物联网、工业机器人
企业捐赠设备 - 1500 华为通信设备、富士康生产线模型

校内建有“表面贴装(SMT)技术”“智能光电系统”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配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先进仪器360台套。与京东方共建的“液晶显示模组实训车间”实现“教室即车间”教学模式,学生可参与真实生产流程。2022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平台,填补区域新能源技术实训空白。

四、学生发展路径

  • 升学通道: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与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办“3+2”分段制)
  • 就业方向:长三角/珠三角电子制造企业(如TCL、比亚迪)、川渝智能工厂(如重庆京东方)
  • 技能认证:电子装接工(中级)、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三级)、物联网工程师(华为认证)

学校推行“一生一案”职业规划,建立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2023届毕业生中,12%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8%进入国防军工企业,首次就业平均月薪达4500元。校企联合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选拔优秀学生参与企业技改项目,实现“做中学”向“研中创”延伸。

五、校企合作模式

合作类型 企业名称 合作内容 受益专业
订单培养 富士康科技集团 “鸿准班”定向输送技术员 电子技术应用
实训基地共建 重庆京东方 液晶模组检测实训室建设 物联网技术
技术研发 华为成都研究所 5G基站维护标准制定 通信技术

学校与62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通过“企业冠名班”“设备捐赠”“师傅带徒”等形式深化产教融合,近五年企业接收实习学生2300人次,联合开发岗位能力标准12项。2023年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新能源汽车电机维修”专项合作协议,共建西南地区首个中职层级新能源汽修实训中心。

六、校园文化建设

  • 精神内核:秉承“精技笃行”校训,弘扬“工匠精神”与“创新文化”双核驱动

学校构建“四位一体”文化体系,通过“专业文化长廊”“大师工作室”等实体空间强化职业认知。每年举办“职场模拟招聘会”“企业家进课堂”等活动,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2022年启动“非遗技艺传承计划”,将蜀绣、木雕等传统工艺融入电子设计课程,培育学生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

服务项目 年度数据 社会效益
职业技能培训 3200人次 覆盖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

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社会服务,2023年为内江市经开区提供智能制造产线优化方案,助力3家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与资中县乡村振兴局合作开展“电子技术进乡村”项目,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50人,协助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点15个。疫情期间开发“线上技能微课堂”,累计访问量突破50万次。

学校构建“PDCA”质量改进循环,通过“课堂教学质量月”“实训成果展评”等活动强化过程管理。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专业建设评估,近三年累计整改问题27项,新增省级在线精品课程4门。建立教师教学能力积分制度,将企业实践时长、技术研发成果纳入职称评定指标。

四川省资中电子工程学校通过三十年办学积累,已形成“专业集群化、培养精准化、服务立体化”的鲜明特色。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学校持续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协同发展,其“校企双元育人”“技能文化浸润”等实践经验对中职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国际化合作办学等领域寻求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