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化工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之一,依托区域产业优势,聚焦能源与化工领域人才培养。学院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安全环保等领域的专业群,形成“实训-研发-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累计为行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5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学院建有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化工生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与中石化、通威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技术创新与社会化服务方面成效显著。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能源化工学院现开设应用化工技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等5个高职专业,其中应用化工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基础课程占比30%,专业核心课程占比40%,实践课程占比30%。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合作企业 |
---|---|---|---|
应用化工技术 | 化工单元操作、反应器设计与控制 | 化工总控工(高级) | 中石化四川分公司 |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 光伏材料制备、锂电池工艺 | 动力电池工程师 | 通威太阳能 |
石油化工技术 | 炼油工艺、油品分析 | 化工工艺工程师 | 四川炼化集团 |
师资力量与科研能力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5%,“双师型”教师占比68%。近三年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5篇,获授权专利17项。
指标类型 | 数值 | 对比院校A | 对比院校B |
---|---|---|---|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45% | 38% | 42% |
纵向科研经费(万元) | 185 | 120 | 160 |
专利授权量(项) | 17 | 9 | 14 |
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学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化工生产实训基地,包含DCS仿真工厂、精馏实训车间等12个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达2800万元。与18家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实训类别 | 设备数量 | 年实训人次 | 合作企业投入(万元) |
---|---|---|---|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 | 58台套 | 1200 | 85 |
虚拟仿真实训 | 3套系统 | 800 | 60 |
企业实景教学 | - | 300 | 120 |
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6.8%,专业对口率89%,平均起薪4850元/月。近三年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三等奖2项。
社会服务与技术转化
学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200人次,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15项。与地方应急管理局合作开发危化品应急处置虚拟仿真系统,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收入120万元。
国际化办学探索
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共建“绿色化工”国际课程,选派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研修。开发XXXX化工专业教学标准,招收老挝、柬埔寨留学生12名。
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
建立“三方督导”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考核比例达60%。近五年累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9次,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率达75%。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化工学院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在“双师”队伍建设、实训条件优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但在国际化认证、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进一步强化跨区域校企合作,深化人工智能与化工专业的交叉融合,提升服务“双碳”战略的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