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左大志(川水职院左大志)

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左大志(川水职院左大志)

四川水利水电技师学院左大志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职业生涯与学院发展深度绑定。自2016年担任院长以来,他主导推动产教融合战略,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创新提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其任期内,学院累计为水利行业输送技术人才超1.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主持建设的"水电站运行与维护"专业群入选国家级示范专业。通过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带领团队攻克弧形闸门液压控制系统等12项技术难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推行的"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双轨培养模式,被纳入四川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形成可复制的职教改革经验。

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左大志在职教体系构建中形成三大特色:一是构建"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将基础技能、专项能力、综合应用分层培养;二是创建"厂中校"实训模式,与三峡集团等企业共建6个实训基地;三是开发活页式教材,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其主导的"水轮机检修虚拟仿真项目"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教学改革维度实施举措阶段性成果
课程体系重构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块,建立"基础+核心+拓展"三级课程架构开发1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库访问量突破50万次
实训基地建设联合中国电建打造智能水电厂实训中心,配置数字孪生系统年实训人次达3000人,设备利用率提升至85%
教学评价改革构建"技能等级+职业素养"双维度评价模型学生取证率提高40%,企业满意度达96.5%

科研攻关与技术转化

左大志带领团队聚焦行业痛点开展应用研究,近五年横向课题经费超2000万元。其主导的"中小型水电站智慧运维系统研发"项目,实现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通过专利许可方式向12家水电企业输出技术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3000万元。
科研方向关键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形式
水工建筑物检测研发红外热成像裂缝诊断技术,检测效率提升3倍技术标准纳入《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规程》
智能调度系统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负荷预测算法,精度达98.7%授权3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转让收入超500万
生态流量调控构建鱼道过鱼效能评估模型,改善流域生态指标27%形成行业标准1项,技术服务合同金额860万元

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通过建立"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左大志推动学院成为西南地区水利人才培养高地。其发起成立的"长江经济带水利职教联盟"吸纳成员单位83家,开展技术培训年均超万人次。主导制定的《水轮机检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已在全国推广实施。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级培养体系。引进行业专家42人,培育黄炎培杰出教师3名。教师团队中获得高级职称比例从35%提升至68%,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2%。

国际合作与交流

牵头开展"一带一路"水利人才培训项目,为老挝、缅甸等国培养技术人员237名。与俄罗斯乌拉尔工业大学共建"水电装备技术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低温环境水电站运维标准。

管理模式创新实践

推行"质量年度审计制度",建立ISO21001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开发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过程数据全流程监控。其设计的"岗位绩效+项目激励"分配制度,使教师人均课时量增加26%。

个人荣誉与社会任职

获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现任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四川大学兼职硕士导师,指导研究生12人。

发展瓶颈与未来规划

当前面临智能制造转型带来的专业升级压力,新能源替代对传统水电专业形成挑战。左大志提出的"十四五"规划明确:建设数字孪生实训中心,开发氢能发电等新兴专业方向,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突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