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阆中四川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学院以“文旅融合”为核心办学特色,依托川东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构建了以文化旅游、艺术设计、休闲管理为主体的专业体系。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以“文化旅游”命名的高职院校,其办学定位精准对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需求,形成了“产教融合、非遗传承、景校共生”三大办学亮点。
学院占地面积约5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非遗技艺传承中心、智慧旅游实训基地等特色教学场所。现有在校生规模近8000人,开设文化创意与策划、旅游管理、文物修复与保护等20余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占比超40%。通过“校地合作+企业订单”模式,与阆中古城景区、川剧院团等机构共建实践平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为地方文旅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文化传承方面,学院设立蜀绣、川北灯戏等非遗大师工作室,将传统技艺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课堂教学-工坊实训-展演推广”的闭环培养模式。同时,依托阆中“春节文化之乡”“科举文化圣地”等IP,开发沉浸式文旅课程,打造“移动课堂+实景教学”特色品牌,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7年创建的阆中师范学校,201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并更名为现名。办学定位聚焦“三服务”: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文旅产业升级、服务巴蜀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通过“非遗+文旅+数字”专业群布局,形成“文化奠基、技术赋能、产教协同”的发展路径。
关键指标 | 数据 | 对比院校A | 对比院校B |
---|---|---|---|
建校时间 | 1987年(高职阶段2013年) | 1995年 | 2008年 |
省级重点专业数 | 8个 | 5个 | 6个 |
非遗传承项目数 | 12项(含蜀绣、川北灯戏) | 8项 | 4项 |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学院构建“文旅+”专业集群,涵盖文化服务、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三大类。重点专业包括文物修复与保护(对接古迹维护需求)、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响应素质教育政策)、数字媒体技术(赋能文旅数字化)。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融合”模式,引入VR景区建模、非遗数字化保护等前沿内容。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证书 |
---|---|---|---|
文化服务类 | 文物修复与保护 | 陶瓷修复技术、文物鉴赏 | 文物保护员资格证 |
旅游管理类 |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 研学课程设计、营地教育管理 | 研学导师资格证书 |
艺术设计类 | 数字媒体技术 | 三维建模、文旅短视频创作 | 新媒体运营师 |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现有教职工45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双师型”教师达65%。引进非遗传承人12名、文旅行业专家28人,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近三年承担省部级课题23项,发表文旅领域核心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专利46项(含文创产品设计专利32项)。建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巴蜀文化概论》等资源库。
指标项 | 数据表现 | 行业均值 | 差距分析 |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 32% | 28% | 优势明显 |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 820 | 650 | 高于区域同类院校 |
师生比 | 1:18 | 1:22 | 资源配置较优 |
四、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
学院推行“三阶递进”实践体系:一年级认知实习(阆中古城景区导览)、二年级专项实训(非遗工坊生产实操)、三年级顶岗实习(合作企业轮岗)。与华侨城集团、携程旅行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发《景区数字化运营》《民宿管家实务》等定制课程。校内建有川北皮影博物馆、非遗文创研发中心等实践平台。
五、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
建立“非遗传承人+专业教师+学生学徒”三级传习体系,年均开展蜀绣培训2000人次、川北灯戏展演30场。承担“閬苑仙境”三国文化论坛、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策划,完成张飞庙、贡院等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开发《閬韵》系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六、国际化发展路径
与意大利佩鲁贾艺术学院共建“中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壁画修复技术联合教研。招收老挝、泰国留学生,开发英文授课课程《国际文旅服务标准》。承办“一带一路”传统工艺国际交流展,输出蜀绣、竹编等非遗项目教学标准。
七、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95.2%,专业对口率81%。主要就业方向:文旅企事业单位(48%)、文化传播公司(22%)、自主创业(15%)。创业典型包括“閬潮”文创工作室(年营收300万)、“云游三國”研学机构(服务中小学生超万人次)。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6%。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数字文旅人才标准更新快、高端师资引进难等问题。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新机遇:学院正筹建“巴蜀文化旅游产业学院”,计划引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AR导游等新兴专业方向。与腾讯合作搭建“数字閬中”文旅云平台,探索“现场+云端”教学模式。
作为区域文旅职教标杆,阆中四川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文化传承,已形成差异化发展优势。未来需在智慧文旅技术应用、国际交流合作层级等方面持续突破,助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