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崇州(四川水利职院崇州)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崇州(四川水利职院崇州)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崇州校区是四川省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崇州优越的地理与产业资源,构建了以水利水电为核心,辐射现代农业、智慧建造等领域的特色办学体系。校区占地规模超800亩,拥有“前校后企”的产教融合模式,与多家水利枢纽工程及农业科技园区深度合作,形成“教学-实训-科研-生产”一体化链条。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崇州校区聚焦西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智慧水利、生态修复等前沿领域持续发力,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四	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崇州

一、办学定位与区域联动

崇州校区紧扣“水利+”学科集群建设,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通过与四川省水利厅、中国电建等机构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核心指标崇州校区省内同类院校全国水利院校
水利类专业占比78%55%62%
产教融合项目数43项28项35项
订单班覆盖率92%75%80%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校区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化+高层定制”的课程体系,重点打造智能灌溉、水生态环境修复等特色方向。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项目
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BIM建模都江堰渠系维护实训
智慧水利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应用灌区信息化平台搭建
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学、土壤改良技术桤木河湿地治理实践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实施“双百工程”计划,引进100名企业技术骨干,培育100名教学名师。近三年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27%。

师资类型教授占比高级工程师占比双师型教师
崇州校区18%35%89%
省级平均水平12%22%76%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网络

建成“三中心一基地”架构,包括智慧水利实训中心、现代灌溉技术中心及川西水生态监测基地。

  • 校内实训室:配备GPS定位系统、无人机巡河设备等智能化装置
  • 校外基地:与紫坪铺水利枢纽、人民渠管理处共建12个实训点
  • 虚拟仿真:开发数字孪生灌区运维模拟系统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毕业生在大型央企就业比例达41%,本地水利系统吸纳率连续三年超25%。年均开展职业培训超8000人次。

就业方向2022届占比2023届占比
水利施工企业38%43%
政府水务部门27%24%
环保科技公司19%22%

六、国际合作与标准输出

与德国ISF水资源管理学院共建“中德节水灌溉中心”,主持制定《小型灌区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

  • 国际认证:获得ASFE(亚洲水利教育联盟)质量认证
  • 海外项目:承接老挝湄公河三角洲灌溉系统改造技术指导
  • 标准输出: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山丘区节水灌溉技术

七、校园文化与育人特色

推行“水文化”育人体系,将都江堰治水哲学融入思政课程,打造“李冰创新实验班”等品牌项目。

文化载体实施路径育人成效
水利非遗传承开设竹笼编织工作坊获省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
红色水文教育组织红军渡遗址研学开发5门红色水利课程
生态环保实践建立校园雨水回收系统年节水1.2万吨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升级

面对智慧水利技术迭代加速,校区正推进“AI+水利”专业群改造,计划三年内投入5000万元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平台。

  • 技术瓶颈:水利BIM人才缺口达40%,急需加强虚拟现实课程开发
  • 区域竞争:周边新建职教园区带来生源压力,需强化产教协同创新优势
  • 转型方向:从单一技能培养转向“智能建造+运营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崇州校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区域联动,已形成鲜明的水利职业教育特色。未来需把握数字孪生、生态水利等技术发展趋势,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快向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转型升级,持续巩固西南地区水利人才培养核心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