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温江永盛镇职业学校是成都市温江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形成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通过构建“理论+实训+顶岗”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校通过优化专业布局、升级实训设施、深化校企合作,逐步成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的示范窗口。
在区域经济服务方面,学校紧密对接温江区“三医两养一高地”产业规划,重点建设生物医药、健康养老等新兴专业,与本地企业共建实训基地12个,毕业生留温江就业率达78%。同时,学校通过“中高职贯通”项目打通升学通道,近3年本科升学率提升至26%,形成“就业+升学”双轨发展路径。
然而,学校仍面临师资结构老龄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仅32%)、实训设备更新滞后(部分专业设备使用年限超5年)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整合政校企资源,强化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办学竞争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温江永盛镇职业学校前身为1985年创办的温江县农业职业中学,2004年迁址至永盛镇并更名为现名,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定位为“服务温江、辐射成都”的区域性职教中心,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双轮驱动模式。
时间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5-2003年 | 农业职业中学阶段 | 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超5000人 |
2004-2011年 | 迁址扩建与专业转型 | 新增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 |
2012年至今 | 国家级重点校建设 | 获中央财政实训基地专项资金1200万元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7个重点专业,覆盖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三大领域。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工业机器人专业引入ABB企业标准共建课程。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结构,实践课程占比达55%。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对口就业率 |
---|---|---|---|
现代农业 | 现代农业技术、园艺技术 | 温江农高区、咪咕农场 | 89% |
智能制造 | 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 | 成都精沛科技、普什宁江 | 92% |
商贸服务 |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京东西南仓、盒马鲜生 | 85%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学校现有教职工182人,其中专任教师14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8%。但高级职称教师仅占3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不足20%,结构性矛盾突出。通过“校企互聘”机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36人担任兼职教师,缓解实践教学压力。
指标 | 全校数据 | 省级示范校均值 |
---|---|---|
师生比 | 1:16 | 1:14 |
高级职称占比 | 32% | 45%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20% | 15%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楼、电商创业孵化园3大实训基地,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现代农业实训中心配备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系统等先进设备;智能制造实训楼引入价值800万元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但部分专业设备更新周期较长,如汽修专业设备平均使用年限达6.5年。
实训类别 | 设备总值(万元) | 合作企业投入(万元) | 年均使用率 |
---|---|---|---|
现代农业 | 320 | 150(农高区) | 92% |
智能制造 | 800 | 200(ABB公司) | 88% |
电子商务 | 180 | 80(京东) | 75% |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4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订单班+顶岗实习+员工共培”多元合作模式。例如,与成都精沛科技共建“工业机器人订单班”,实现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与盒马鲜生合作开发“生鲜物流管理”微证书项目。近3年累计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200人次。
- 合作层次:设备捐赠(35%)、课程共建(28%)、师资共享(22%)、订单培养(15%)
- 典型项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田间课堂”(企业导师驻校指导)
- 挑战:中小企业参与深度不足,合作可持续性待增强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学校近5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稳定在85%左右。升学方面,通过“中高职衔接”项目,每年约30%毕业生升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薪资水平方面,实习期平均月薪3800元,转正后达5200元,高于区域中职校平均水平。
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率 | 升学率 | 平均起薪 |
---|---|---|---|---|
2019 | 96.2% | 84.5% | 24% | 3600元 |
2020 | 95.7% | 83.8% | 28% | 3800元 |
2021 | 96.5% | 86.2% | 32% | 4200元 |
2022 | 97.1% | 87.5% | 34% | 4500元 |
2023 | 96.8% | 88.3% | 36% | 4800元 |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电商运营等项目。与温江区总工会合作建立“职工技能提升中心”,为本地企业定制培训方案。在乡村振兴方面,派出技术团队指导花卉种植、农产品电商等项目,助力12个村集体经济发展。
- 培训类型:农业技术(45%)、服务业(30%)、制造业(25%)
- 典型案例:为温江花木产业园培训直播带货人才320人
- 瓶颈:高端培训项目承接能力不足,需加强与高校资源联动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建议
当前学校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师资队伍高端人才短缺,需通过“校企双聘”引进企业技术专家;二是实训设备智能化升级压力大,建议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三是专业集群化程度偏低,可围绕温江“三医两养一高地”布局康养护理等新兴专业。此外,需深化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升教学现代化水平。
作为温江职业教育的核心载体,成都温江永盛镇职业学校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已形成鲜明的区域服务特色。未来需在师资升级、设施迭代、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重点突破,同时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建设成为西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标杆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