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德阳市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坐落于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市。学院以服务建筑行业为宗旨,聚焦“建造智慧”与“工匠精神”培养,形成“校企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特色。作为西南地区建筑类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学院开设32个专科专业,覆盖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建筑装饰等领域,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现有在校生1.2万余人,教职工600余名,拥有“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0%,与中建、中铁等央企共建实训基地23个,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学院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累计为海外项目输送技术人才逾千人,成为西部地区建筑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德阳建筑工程学校,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建筑产业现代化”,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发”三位一体架构。现开设专业中,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与区域支柱产业匹配度达90%以上。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核心指标 | 德阳建院 | 四川建院 | 重庆建院 |
---|---|---|---|
国家级重点专业 | 2个 | 1个 | 3个 |
省级一流课程 | 15门 | 12门 | 18门 |
1+X证书试点 | 智能建造 | 建筑信息化建模(BIM) | 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 |
课程体系采用“底层共享+中层分项+高层互选”模式,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开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等特色教材12部,虚拟仿真实训项目覆盖率达65%。
三、师资队伍与科研能力
维度 | 德阳建院 | 行业均值 |
---|---|---|
教授占比 | 18.2% | 12.5% |
博士学历教师 | 23人 | 8人 |
横向课题经费 | 850万元/年 | 420万元/年 |
组建“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团队”,承担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7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6项。与中建西部建设共建“固废资源化研究中心”,近三年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千万元。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体系
类别 | 德阳建院 | 对比院校A | 对比院校B |
---|---|---|---|
校内实训室 | 83个 | 61个 | 58个 |
虚拟仿真中心 | 建筑面积5800㎡ | 3200㎡ | 4500㎡ |
产教融合基地 | 与中铁二局等共建12个 | 8个 | 9个 |
投入1.2亿元建成“智能建造实训中心”,配备建筑机器人、BIM协同管理平台等设备,实训项目对接住建部新版技能标准,实现“岗课赛证”融通。
五、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
与德国IB亚琛工业大学共建“中德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开发国际化课程标准12项。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筑职教联盟”,吸纳122家成员单位。近五年开展海外员工培训项目23个,涉及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
六、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 毕业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年均40余项,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金奖
- 年开展社会培训超2万人次,涵盖装配式建筑施工等新兴领域
- 承接德阳市住建局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轮训项目,累计培训1200人次
七、数字化转型实践
建成“5G+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开发建筑类专业数字化资源库,包含:
- BIM构件库(含12万组件)
- 虚拟工地实训系统(支持VR/AR交互)
- 装配式建筑数字孪生教学模块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方向
当前面临区域产业升级加速与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需在以下方向突破:
- 深化“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
- 建设国家级建筑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 拓展智慧城市运维等新兴专业群
四川德阳市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六十余载积淀,构建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育人生态,在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未来需把握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强化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级,持续巩固西部建筑职教领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