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现代制造技术学校(成都制造职校)

成都现代制造技术学校(成都制造职校)

成都现代制造技术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制造业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核心目标。学校依托国家级新区政策优势,构建了覆盖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特色专业体系,形成"校企双元育人"的鲜明特色。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和国际认证标准,学校在精密加工、智能控制等方向培养了大量复合型技术人才。近年来,学校年均输出毕业生超2000人,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85%以上进入制造业核心岗位,成为四川装备制造产业人才供给的重要支柱。

成	都现代制造技术学校

一、学校概况与发展历程

成都现代制造技术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成都机械工业学校,201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专科层次职业院校,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现有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制造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专科专业。

年份在校生规模专业数量省级重点专业占比
20158600人2532%
202012300人3243%
202314500人3551%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分化+高层专精"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专业群。与西门子、海尔等企业共建12个订单班,开发基于真实生产项目的课程资源包。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实训项目占比1+X证书通过率
智能制造数控编程与仿真、智能产线调试65%92%
工业互联网工业网络集成、数据采集分析60%88%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配、电池系统检测70%85%

三、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实施"双百工程"计划,累计引进企业技术骨干87人,培育省级教学名师12人。建立"专业带头人+企业导师+技能大师"三维师资体系,形成明显的"双师型"特征。

职称结构企业实践经历教师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双师比例
教授18%/副教授35%210人(占45%)68人(占15%)92%
讲师25%/助教22%120人(占32%)42人(占11%)85%

四、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学校与成都经开区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引入企业设备价值2.3亿元,共建"厂中校"实践基地9个。近三年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47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3000万元。

  • 一汽丰田共建汽车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联合华为技术开发工业互联网教学平台
  • 携手西门子工业软件建设数字孪生实验室

五、实训条件与设施建设

建成集教学、培训、竞赛、研发于一体的实训大楼8栋,总面积12.6万平方米。重点打造智能工厂模拟实训中心、精密检测中心等六大实训平台。

实训类别设备总值工位数量年实训人次
智能制造生产线8600万元320个4500人次
工业机器人应用5200万元240个3800人次
精密检测中心3800万元180个2700人次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毕业生遍布西南地区先进制造企业,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达91%。2023届毕业生平均起薪6800元,较全省高职均值高23%。

就业方向占比典型企业平均薪资
智能装备制造38%富士康、京东方7200元
汽车零部件生产26%沃尔沃、一汽丰田6800元
工业互联网运维19%中国电信、华为7500元

七、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46项,授权专利127件。组建"精密加工技术应用中心"等5个省级技术服务团队,年均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超万人次。

  • 承担成渝双城经济圈智能制造人才提升项目
  • 开发工业机器人操作等7个X证书标准
  • 完成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等12项技术攻关

八、国际化办学探索

与德国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引进IHK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累计派遣126名师生赴海外研修,接收"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147人。

合作项目外方院校认证标准交换生规模
中德双元制试点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IHK机械师认证42人/年
智能制造硕士联合培养柏林工业大学ASIIN认证25人/年
工业机器人技术研修三菱电机学院JIS认证38人/年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都现代制造技术学校已形成"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融入创新链"的办学格局。未来需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专业、跨国教育标准互认等方面寻求突破,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