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有哪些公立的职业高中(广安公立职高列表)

广安有哪些公立的职业高中(广安公立职高列表)

广安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其公立职业高中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广安市共有6所公立职业高中,涵盖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核心校+特色校”的布局模式。这些学校普遍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机制,其中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以下简称“广职附中”)和岳池县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岳池职中”)因专业覆盖面广、实训资源丰富,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标杆。从数据来看,广安公立职高平均在校生规模约300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本地产业匹配度超过70%。值得注意的是,各校在专业集群建设上差异显著,例如邻水县职业中学聚焦电子信息产业,而武胜县职业中学则以现代农业技术为特色,这种差异化发展有效支撑了广安“3+3”工业体系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人才需求。

广	安有哪些公立的职业高中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配置

广安公立职业高中呈现“一核多极”的分布特征,核心院校广职附中依托高职资源形成中高职衔接优势,其他县级职高则立足本地产业需求。校园面积普遍在80-150亩之间,生均教学资源达到省级标准,其中邻水职中生均实训设备值高达1.2万元,位居全省前列。

学校名称建校时间校区面积在校人数生均设备值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专1996年120亩4200人8500元
岳池县职业中学1982年150亩3600人7800元
武胜县职业中学1998年100亩2800人6500元
邻水县职业中学2001年80亩3100人12000元
华蓥市职业中学1995年90亩2200人5800元
广安市职业高中2005年110亩3500人7200元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各校专业布局紧密围绕广安“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其中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应用、现代农业等专业覆盖率达100%。邻水职中与重庆电子企业共建的“智能终端维修”专业,实现人才定向输送率达95%;岳池职中的“医药卫生”专业群则精准对接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园需求。

专业类别广职附中岳池职中邻水职中武胜职中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智能终端维修农业信息化技术
机械制造类数控技术、模具设计机电设备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
现代服务类会计事务、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
农林类专业畜牧兽医现代农业技术园林技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广安公立职高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平均达38%,“双师型”教师比例突破65%,其中华蓥职中通过“企业技师进课堂”计划,使企业兼职教师占比提升至40%。教学创新方面,岳池职中推行“模块化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企业订单选择技能模块,实现学习周期压缩20%。

核心指标广职附中邻水职中武胜职中
高级教师占比42%35%30%
硕士以上学历28%18%15%
双师型教师72%68%60%
企业兼职教师25%40%20%

四、实训基地与产教融合

广安公立职高累计建成省级实训基地4个,其中广职附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设备价值超3000万元,与比亚迪合作建立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室实现课程与岗位标准对接。岳池职中通过“厂中校”模式,将课堂搬入医药园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人均参与真实生产项目达5个。

五、升学就业与质量保障

各校毕业生升学率呈现分化态势,广职附中、岳池职中高职单招录取率超75%,而武胜职中、邻水职中则以就业为导向,本地就业占比达60%-70%。质量监控方面,华蓥职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双维度评价体系,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1%。

六、社会服务与社区赋能

广安公立职高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岳池职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覆盖全县80%行政村。邻水职中与深圳电子商会共建的“技能扶贫基地”,累计帮助3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七、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存在三大短板:一是县域职高专业同质化率达45%,二是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开发的比例不足30%,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突破路径包括:建立市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行“产业教授”聘任制、建设区域共享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八、未来展望与战略定位

根据《广安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到2025年将打造2所省级示范职高,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康养护理三大专业集群。各校将通过“东部院校+本地产业”的结对帮扶模式,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适配性,预计新增产教融合型企业合作伙伴50家以上。

广安公立职业高中体系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助力产业升级的良性生态。未来需在专业结构优化、数字化转型、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持续突破,方能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人才支撑作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