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省南充卫生职业学校(南充卫职校)

四川省南充卫生职业学校(南充卫职校)

四川省南充卫生职业学校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南充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致力于培养医疗卫生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学校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南充县卫生进修学校,2008年更名为现名,2018年整体迁入南充市顺庆区大学城,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医学类中职教育机构,学校开设护理、药剂、中医康复保健等核心专业,与川北医学院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现有在校生规模超5000人,教职工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学校配备模拟病房、急救实训中心、药理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并与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0余家医疗机构签订实习协议,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四	川省南充卫生职业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历经三次重大转型:1984年建校初期以基层医疗人员培训为主;2005年增设三年制中职学历教育;2015年启动“五年一贯制”联办高职项目。现形成以护理专业为核心,药学、康复技术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专业布局,明确“立足川东北、服务基层医疗”的办学方向,重点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送实用型人才。

发展阶段时间跨度核心任务
初创期1984-2004基层医疗人员短期培训
学历教育拓展2005-2014三年制中职学历教育
高职衔接阶段2015-至今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设护理、药剂、中医康复保健三大主体专业,构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岗位实践”三级课程模块。护理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将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融入教学。2022年新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方向,配套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护理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士执业资格证
药剂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品营销实务药师资格证
中医康复保健针灸推拿技术、中医理疗技术、康复评定技术健康管理师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校院协同”机制引进临床一线专家,建立“固定岗+弹性岗”教师管理模式。截至2023年,具有三甲医院工作经历的兼职教师达42人,组建老年护理、急危重症救护等6个教学创新团队。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近五年选派68名青年教师赴高校研修。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
专任教师13668%
临床兼职教师8432%
高级职称教师9246%

四、教学设施配置

累计投入800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包含高仿真ICU模拟病房、智能化药学实训室等特色场所。与迈瑞医疗共建医疗设备实训中心,配备除颤仪、呼吸机等教学设备360台套。2023年建成数字解剖虚拟实验室,实现3D人体结构可视化教学。

实训类别面积(㎡)设备价值(万元)
护理实训中心32002100
药学实训室800680
康复治疗室1500450

五、产教融合实践

与南充市中心医院共建“院中校”,实行“1.5年在校学习+1.5年跟岗实训”培养模式。2022年联合开展“订单班”培养,为企业定向输送医疗器械维护专员32人。牵头成立川东北医药职教联盟,吸纳23家医疗机构参与课程开发。

六、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体系,年均300名学生通过单招考试升入高职院校。2023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89%,主要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岗位。建立校友追踪机制,近五年涌现“最美乡村医生”等典型人物17名。

七、社会服务成效

年均开展卫生健康培训4000人次,承接南充市基层医疗人员继续教育项目。2023年完成“1+X”老年照护考证培训862人次,开发《川东北常见病防治》校本教材。疫情期间向公众开放“云课堂”,制作防疫知识微课56部。

八、发展挑战与规划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单一化、智慧医疗教学资源不足等瓶颈。“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智慧医教中心,增设医学影像技术、口腔修复工艺等专业。推进“三教改革”,开发AR手术模拟教学系统,力争实现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建设目标。

作为区域性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南充卫生职业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人才供给质量。未来需在专业多元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突破,更好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