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方向(四川航天职院就业)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方向(四川航天职院就业)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始终以服务航天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学院依托航天军工背景,构建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天应用技术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形成“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超过80%,主要面向航天军工、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学院与航天七院、中国商飞、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与就业直通车。同时,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就业渠道,形成“立足四川、辐射全国、走向国际”的就业格局。在区域经济适配性方面,学院紧密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重点布局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链岗位,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高度匹配。

四	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方向

一、行业分布与核心就业领域

学院毕业生就业行业呈现“航天引领、多元协同”特征,超60%进入航天军工体系,30%流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其余分布于现代服务业及新兴产业。

行业类别占比典型企业岗位方向
航天军工6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商飞、中航工业飞行器装配、航天测控、机电一体化
智能制造28%京东方、TCL、格力电器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运维、智能质检
信息技术7%华为成都基地、神州数码、阿里云生态企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物联网设备调试
其他3%轨道交通、新能源企业设备维护、工艺改进

二、重点合作企业与就业通道

学院与300余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央企直属单位24家,形成“订单培养+顶岗实习”长效机制。

企业类型代表企业合作模式年接收人数
航天军工类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代学徒制培养200+
智能制造类京东方成都基地、富士康成都园区冠名班定向输送150+
信息技术类华为(成都)智能制造云基地、新华三集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80+
地方支柱产业五粮液集团、蜀道集团联合课程开发120+

三、就业地域分布特征

毕业生呈现“省内集聚、沿海延伸、西部联动”的地域分布规律,85%留在西南地区,其中四川省内占比达68%。

区域划分比例主要流向城市产业支撑
四川省内68%成都、绵阳、德阳、泸州航天军工、装备制造、新能源
长三角地区18%苏州、杭州、上海浦东智能制造、半导体产业
珠三角地区9%深圳、东莞、佛山电子信息、无人机产业
成渝双城圈5%重庆两江新区、绵阳科技城汽车电子、航天配套产业

四、岗位类型与职业发展路径

就业岗位覆盖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链条,技术岗占比72%,管理岗18%,基层操作岗10%。典型晋升周期为3-5年。

  • 技术序列:见习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中级工程师(5-8年)→项目主管
  • 管理序列:班组长→车间主任→生产经理(需8-10年经验)
  • 技能序列:初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通过职业技能认证)

五、薪资水平与福利保障

毕业生起薪呈现“技术优先、区域差异”特点,平均月薪4500-6500元,航天系统内岗位薪资高于行业均值15%-20%。

岗位类别平均起薪(元)福利亮点增长空间
技术研发岗5800-7200补充住房公积金、项目奖金年均增幅8%-12%
生产管理岗4500-6000绩效奖金、岗位津贴3-5年可达8000+
质量检测岗4800-6500高温补贴、技能认证奖励中级职称后跃升
海外派遣岗8000-12000驻外补贴、带薪休假复合型人才溢价

六、升学与职业资格获取

学院构建“学历提升+技能认证”双通道,每年专升本录取率达18%,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92%。

  • 升学途径:通过“专升本”进入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等本科院校,或参与学院与电子科大的自考衔接项目
  • :数控车工/铣工三级、工业机器人操作员、CAD机械设计中级

学院设立“航天创客空间”,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47个,其中12个获得省级以上奖项。重点支持方向包括:

  • 航天科普教育产品开发(如VR航天训练系统)

学院享受多项政策红利:作为公办院校获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补助;航天央企订单班学生可申请专项奖学金;参与“天府工匠”培养计划的学生享受政府培训补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