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铁路技工学校新校区作为西南地区交通类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标志着区域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升级。新校区选址于成都郫都区团结镇,占地规模达380亩,总投资逾6.5亿元,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构建起"教学-实训-认证-就业"全链条培养体系。相较于老校区,新校区不仅实现校舍面积扩容4.2倍,更在轨道交通模拟实训、智能化教学系统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培养3000名高铁技术人才的能力,有效缓解西南地区铁路系统技能型人才缺口压力,同时通过"校中厂"模式引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一、区位布局与交通网络
新校区选址于成都市"西控"战略核心区,地处郫都区团结镇石桥村片区,东接天府大道北延线,南邻成都四环路,距郫都站直线距离仅3.2公里。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53,333平方米(约380亩),建筑密度控制在28%以内,绿化覆盖率达42%。
对比维度 | 老校区 | 新校区 |
---|---|---|
地理位置 | 金牛区都市核心区 | 郫都区产业功能区 |
占地面积 | 80亩 | 380亩 |
建筑面积 | 3.2万㎡ | 15.6万㎡ |
轨道交通覆盖 | 地铁5/7号线 | 地铁6号线+市域铁路 |
二、教学空间与功能分区
校区采用"一心两轴多组团"布局,教学核心区由轨道交通实训中心、机电工程馆、信息智能楼三大建筑群构成。其中斥资1.2亿元建设的CRH模拟驾驶实训室,配备价值800万元的动车组模拟操控系统,可承载200人/批次的实训需求。
功能分区 | 建筑面积 | 主要设备 |
---|---|---|
轨道交通实训中心 | 28,000㎡ | 动车模拟驾驶舱×8、沙盘演练系统×3 |
基础教学区 | 45,000㎡ | 智慧教室×45、远程教研中心×2 |
生活配套区 | 32,000㎡ | 标准化公寓×12栋、中央食堂×2 |
三、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轨道+智能"特色专业集群,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电气化铁道供电技术等8个核心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2.5%,形成"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认证"三级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 专业数量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
轨道交通类 | 5个 | 牵引供电系统、列车网络控制 | 中国中车、成都地铁 |
智能制造类 | 3个 | 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检测技术 | 西门子、蜀虹装备 |
信息技术类 | 2个 | 铁路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 | 华为、中软国际 |
四、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双百工程"引进计划,组建了包含126名专任教师的师资团队,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7%,"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8%。实施"大师工作室"计划,聘请15名行业专家担任实践导师。
五、实训设备配置
实训设备总值达1.8亿元,涵盖轨道交通九大系统实训装置。重点建设接触网实训场、信号联锁实验室、车辆检修实训基地等教学场景,其中CRH3型动车组模拟舱达到行业标准。
六、产教融合机制
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共建"订单班"培养模式,年定向输送人才500余人。引入中铁二局等企业设立"厂中校",开发《高铁施工测量》《轨道精调工艺》等12门工学结合课程。
七、就业质量保障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7%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9%。建立"就业跟踪-技能提升-岗位晋升"闭环服务体系,与全国28家铁路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八、社会服务效能
年开展轨道交通行业培训超1.2万人次,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23项。建成西南地区首个"1+X"轨道交通电气职业技能认证中心,开发职业标准4项。
四川铁路技工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不仅实现了办学条件的跨越式提升,更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体系。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精准定位、"教学工厂"式的实训模式、"订单+定制"的培养路径,为西部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校有望进一步发挥区域性职业教育枢纽作用,持续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