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和西昌学院(川西职教院校)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和西昌学院(川西职教院校)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与西昌学院作为四川省内两所重要高等教育机构,分别以职业教育和综合性本科教育为特色,在区域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川西,聚焦康养、信息技术等应用型专业,形成“产教融合”的鲜明特征;西昌学院则依托凉山州资源禀赋,以农学、民族学等学科为核心,打造多科性发展格局。两校均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推动技术创新的使命,但办学定位、学科布局及发展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雅	安职业技术学院和西昌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雅安农业职业学校,2002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现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办学核心聚焦“职业技能培养”,重点服务于川西地区现代农业、医疗康养等产业需求。

西昌学院溯源至1939年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2003年合并组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以“应用型民族本科”为定位,注重服务彝区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传承,形成“农工结合、文理并重”的学科体系。

对比维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昌学院
建校时间 1958年(高职始于2002年) 1939年(本科始于2003年)
办学层次 高职专科(含五年制) 本科(含硕士点)
核心定位 职业技能教育,服务区域产业 应用型本科教育,民族地区发展

二、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以“医药卫生”“信息技术”“旅游康养”为主的专业集群,开设护理、大数据技术等35个高职专业,其中老年保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通过省级一流认证。学校推行“1+X证书”制度,近三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2%。

西昌学院设有16个二级学院,覆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特色专业包括园艺学、动物科学、彝族文化艺术等。本科专业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4个专业入选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硕士点方面,目前拥有农业硕士、教育硕士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对比维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昌学院
专业总数 35个高职专业 54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点
特色专业 老年保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 园艺学、彝族文化艺术
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订单班、现代学徒制 产学研协同育人、民族定向培养

三、师资结构与科研能力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5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学校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与雅安市人民医院等单位共建实践导师库。科研方面,近五年累计立项市厅级课题120项,横向技术服务到账经费超800万元。

西昌学院教职工总数1120人,教授、副教授占比46%,博士学位教师180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4人,民族学、园艺学等学科团队获中央财政支持。科研平台包括四川省彝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等5个省级平台,近三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SCI论文年均发表量突破50篇。

对比维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昌学院
教职工总数 560人 1120人
高级职称占比 38% 46%
科研经费(年均) 约300万元 约1500万元

四、校园建设与基础设施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占地360亩,建有医学实训中心、智慧农业大棚等12个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45万册,数字化资源覆盖率达70%。学生宿舍全部实现空调、热水全覆盖,标准化食堂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验收。

西昌学院本部位于邛海之滨,校园面积1800亩,建有攀西特色植物园、智能灌溉实验室等教学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0万册,电子数据库30个。学校还设有火把广场、民族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民族特色建筑占比达30%。

对比维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昌学院
校园面积 360亩 1800亩
实训设备值 1.2亿元 3.8亿元
图书馆资源 45万册+数字资源 150万册+30数据库

五、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雅安市政府共建“川西医养产教联合体”,年培训基层医疗人员超2000人次。学校研发的“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在名山区推广应用,带动茶农增收逾千万元。

西昌学院承担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建民族学学科。学校建立的“彝区脱贫攻坚智库”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40余份,主持的“高原生态农牧业技术集成”项目覆盖凉山州8县市,助力2.3万农户脱贫。

  • 雅安职院: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与京东、华西医疗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 西昌学院:承担国家民委“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保护”项目,建成彝绣、漆器等非遗传承基地

六、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94.7%,本地就业占比68%,主要进入医药、信息技术等行业。学校与雅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建立“实习-就业”直通车,护理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7%。

西昌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研究生就业率98%,其中65%选择在川滇黔交界区工作。农学、工学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国企比例达41%,民族学等人文学科考研升学率突破25%。

对比维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昌学院
2022届就业率 94.7% 92.3%
本地就业占比 68% 59%
升学率 8.2% 25%(本科)/98%(硕士)

七、国际化进程与对外合作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与日本樱花护士学校建立护理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每年选派20名学生赴日研修。学校加入“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开发国际版《中医养生》在线课程,海外学习项目覆盖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西昌学院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共建“丝绸之路农业科技合作中心”,开展荞麦育种技术联合研究。学校招收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留学生,民族艺术学院开设彝族舞蹈、漆艺等特色课程,年均接待外事访问团组15次。

  • 雅安职院:护理专业通过德国莱茵认证,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互派教师
  • 西昌学院:承担商务部“援非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培训非洲学员200余人次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面临高职扩招背景下的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特别是在新兴信息技术领域需加强企业兼职教师引进。随着川藏铁路建设推进,学校正规划建设“智慧交通”专业群,拟投入5000万元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西昌学院需破解学科发展不均衡难题,理学、文学等基础学科转型压力较大。学校将依托“天府峨眉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建设民族药资源开发、新能源材料等交叉学科。凉山州“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百亿级现代农业项目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新机遇。

关键挑战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西昌学院
师资短板 新兴技术专业教师缺乏 基础学科转型压力大
发展机遇 川藏铁路经济带产教融合 彝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两校作为四川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中各展所长。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以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见长,构建了“康养+信息”的特色专业体系;西昌学院则依托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形成了农学与民族文化并重的学科格局。未来,雅安职院需强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而西昌学院应加快新工科与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两者均可通过深化校地合作、拓展国际教育资源,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