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蓬安县职业技术学校(蓬安职校)

蓬安县职业技术学校(蓬安职校)

蓬安县职业技术学校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3年,前身为蓬安县城关中学职业教育部。学校以“立足县域、服务产业、产教融合”为办学定位,开设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246人。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与本地12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对口升学率达65%。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实训基地等32个校内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高级职称教师42人。学校先后获评“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内务管理示范校”“南充市职业技能竞赛先进单位”,成为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蓬	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紧密围绕蓬安县“工业强县、农业固本”发展战略,构建“信息技术+制造+现代服务”专业集群。重点建设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农业技术三大骨干专业,形成“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的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核心专业课程模块合作企业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物联网技术网络搭建、编程基础、智能终端维护联想集团、京东客服中心
装备制造类电子技术、数控加工电路设计、机械制图、自动化控制蜀泰化工、南充机床厂
现代农业类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生态养殖、食品检测、电商运营蓬安农牧科技园、海底捞供应链

二、师资力量结构分析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优化师资结构,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双轨团队。下表对比显示该校与川东北同类职校师资差异:

指标蓬安职校区域职校均值全省职校均值
生师比17:121:119:1
硕士以上学历占比28%19%25%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35%38%
双师型教师占比68%52%58%

三、实训基地建设对比

学校累计投入2800万元打造实训体系,下表对比川东北县级职校实训条件:

项目蓬安职校邻县职校A邻县职校B
实训工位总数2800个1600个1800个
设备总值(万元)320019002100
校企合作实训室12间5间8间
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汽修/电子/农业)1个2个

四、就业质量多维分析

学校构建“就业跟踪+创业扶持”服务体系,近三年数据表明:

年份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平均起薪(元)创业率
202193.2%78.5%36804.2%
202292.8%80.3%38505.1%
202394.5%82.1%41206.3%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探索“四共”合作机制(共育人才、共建基地、共组团队、共担课题),形成以下特色模式:

  • 订单培养:与吉利集团等企业开设“冠名班”,年输送200人
  • 工学交替:电子专业实行“2+1”学期制,企业实践时长超6个月
  • 大师工作室:引入非遗传承人建立“相如剪纸工作室”
  • 校企研发中心:联合南充高校开发农业无人机应用技术

六、技能大赛成绩追踪

学校建立“校赛-市赛-省赛”三级竞赛体系,近五年获奖情况如下:

赛事级别获奖数量优势项目
国家级8项(二等奖3项)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
省级42项(一等奖9项)焊接技术、数字建模
市级126项(一等奖28项)电子商务、农机维修

七、社会服务能力评估

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培训,年度数据对比显示:

项目2021202220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00人1500人1800人
企业在岗培训800人次1200人次1600人次
职业技能鉴定650人920人1100人
社区教育服务8场次12场次15场次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县域产业升级与专业动态调整存在时间差,二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资金压力大,三是“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机制待完善。建议通过以下路径突破:

  • 建立专业预警机制,每季度调研本地企业用工需求
  • 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探索设备融资租赁模式
  • 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双百工程”(每年100天实践、100学时培训)
  • 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教联盟协作

蓬安县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四十年发展,已形成“扎根县域、服务产业”的鲜明特色。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强化校企合作、提升师资水平,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需紧扣“乡村振兴”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在智慧农业、新能源等领域深化产教融合,同时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实现从县级职教高地向区域性职教标杆的跨越式发展。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