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油市攀长钢技工学校是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一所具有深厚冶金行业背景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前身为攀长钢集团(现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主办的企业技工学校。学校依托大型国有企业资源,以服务钢铁冶金产业链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机械加工、电气自动化、焊接技术等特色的专业体系。经过数十年发展,该校已形成“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累计为西南地区制造业输送技术人才超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200余人,教职工8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5%,拥有省级重点实训基地2个,企业冠名订单班覆盖率达60%,形成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始建于1978年,最初为攀长钢集团内部职工培训中心,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技工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其办学定位始终围绕“服务冶金产业升级,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与宝武集团、比亚迪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实训课占比 | 合作企业 |
---|---|---|---|
机械制造 | 数控加工、模具设计 | 65% | 长城特钢、四川九洲 |
电气工程 | 工业机器人、电气自动化 | 70% | 东方电气、比亚迪 |
焊接技术 | 氩弧焊、压力容器焊接 | 68% | 中石化、中铁二局 |
课程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化设计,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开设特种钢材加工等特色课程,近三年新增智能焊接、3D打印等数字化课程12门。
三、师资力量结构分析
职称等级 | 人数 | 企业实践经历 | 双师型比例 |
---|---|---|---|
正高级讲师 | 12 | 平均5.2年 | 83% |
副高级讲师 | 28 | 平均4.5年 | 91% |
中级讲师 | 47 | 平均3.8年 | 76% |
教师团队中具备高级技师资格者占42%,每学期安排2周企业顶岗实训,近五年完成西门子PLC、多轴加工等专项培训67人次。
四、实训基地建设对比
实训类型 | 设备总值(万元) | 工位数量 | 行业认证 |
---|---|---|---|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 | 2800 | 120 | ISO9001认证 |
智能焊接实训室 | 1500 | 60 | ASME认证 |
工业机器人实训场 | 800 | 30 | ABB官方授权 |
相较于同类技工学校,该校实训设备新度系数达0.78,高于全省均值0.65,特别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高端设备数量位列绵阳市前三。
五、就业质量追踪数据
统计年份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起薪标准(元/月) |
---|---|---|---|
2020 | 96.2% | 89.5% | 4200 |
2021 | 97.1% | 91.2% | 4500 |
2022 | 96.8% | 90.7% | 4800 |
毕业生主要进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订单班学生留任合作企业比例达92%,较普通班级高18个百分点。
六、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 实施“双主体”育人:与企业联合制定岗位能力标准,开发定制化教材
- 推行“三阶递进”培养:第1年基础训练→第2年项目实训→第3年顶岗实习
- 建立“技师工作站”:企业专家驻校指导,近3年攻克技术难题27项
典型案例:与长城特钢共建“高温合金加工”订单班,学员参与某型号航空发动机部件生产,产品合格率达99.6%。
七、学生管理特色举措
实行“军事化+学分制”双重管理,开发职业素养测评系统,将6S管理纳入日常考核。设立“工匠奖学金”,近三年发放金额超120万元,覆盖学生386人次。
八、社会服务能力拓展
面向社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年培训量突破3000人次,为17家中小企业解决技术改造问题。牵头组建江油装备制造业职教联盟,开发《精密测量技术》等4门开放课程。
江油市攀长钢技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训体系建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冶金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其“校中厂”实践模式有效缩短了学生岗位适应周期,但在专业数字化改造、国际化认证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加强与智能制造企业的深度合作,提升工业互联网相关课程比重,以应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