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龙泉区航空职业技术学校(龙泉航空职校)

成都龙泉区航空职业技术学校(龙泉航空职校)

成都龙泉区航空职业技术学校是西南地区航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基地,依托龙泉驿区航空航天产业集聚优势,构建了以航空维修、航空服务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深度融入国家航空产业发展战略,与多家航空公司、机场及航空制造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通过引进航空模拟舱、无人机实训室等高端设备,构建了覆盖民航地勤、飞行器制造、空中乘务等岗位的技能培养体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2%,在同类职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成	都龙泉区航空职业技术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6年创建的成都航天工业技工学校,2012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现名,2018年被评定为"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定位聚焦"航空产业链中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架构。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2005-2010开设首个航空机电维修专业获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专项
2011-2015建成A320模拟驾驶舱入选民航局CCAR-147认证机构
2016-至今开发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群获评全国航空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航空+智能"专业集群,开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服务、无人机应用技术等8个核心专业。采用"三阶递进"课程模式,基础能力培养阶段占比40%,专项技能提升阶段占比35%,综合职业素养阶段占比25%。

专业类别核心课程职业资格证书
飞机维修航空发动机原理、飞机结构修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CCAR-66R3)
航空服务客舱服务实务、航空危险品运输民航客运员资格证
无人机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农业植保应用UTC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14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76%。通过"高校教授+行业工程师+退役军人"三维引聘机制,形成特色师资结构。

师资类型人数占比代表企业
企业兼职教师4531.7%四川航空、中航工业
退役军人导师2819.7%空军某部转业人员
高校硕士以上6243.6%北航、西工大

四、教学设施配置标准

实训场所总面积达2.3万平方米,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按照CCAR-147标准建设航空维修实训中心,包含3个波音737实景训练舱和无人机试飞测试场。

实训类别设备数量生均工位比合作企业
航空维修52台套1:4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客舱服务38组1:3春秋航空培训中心
无人机应用120架1:2大疆创新科技

五、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构建"四维协同"产教融合体系,与航空公司共建"订单班",与航空制造企业联合开发岗位课程包,近三年累计输送实习生1200余人次。

  • 定向培养:与国航西南分公司共建"凤凰乘务班",年均培养80人
  • 设备共享:川航捐赠价值300万元的B737起落架训练装置
  • 师资互派:中航工业成飞技师驻校授课达120课时/年
  • 研发合作:参与ARJ21-700机型维护手册编制项目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从2018年的78%提升至2022年的89%。薪资水平显著高于省均值,2022届平均起薪达5200元/月。

指标项2020届2021届2022届
就业率94.6%95.3%96.1%
对口率76.2%83.5%89.3%
平均起薪480050505200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均开展航空类职业培训超3000人次,承接民航西南地区维修人员复训项目。技术开发服务到款额年均增长25%,2022年达480万元。

服务类型服务对象年度规模
技能鉴定民航从业人员1500人次
企业内训航空制造企业800人次
技术研发通航公司20项/年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与航空技术迭代速度存在差距;二是"双师型"教师行业实践经验积累机制待完善;三是国际化航空人才培养标准对接不足。建议通过建立设备租赁共享平台、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学分制、引入ICAO标准课程体系等方式实现突破。

该校作为西部航空职教标杆,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已形成可复制的航空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未来需在智慧航空专业群建设、国际认证体系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中国航空产业人才梯队建设。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